学习宁向东管理课《能力型领导|防止被推下山崖》感想

提问:什么能力型领导?为什么会被推下山崖?

小故事的启示

有一次宁向东教授与一企业家同行十几日,这位企业家电话不离手,不是在向下属布置工作,就是在帮助下属做决策。宁向东教授直接指出“如果企业高度依赖于你,连出门几天都请示不断,你的企业很难发展壮大,无法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因为你没有时间,没有办法去考虑更加重要的事情。”  另一个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是我的一位老板,白手起家做到身家几十亿元,他是公司里最勤奋能力最强的“业务员”,据说公司所有的业务都是他谈下来的,公司的发展受限于老板个人能力,当他触碰到天花板时,企业也一样的触碰到了发展的天花板。

能力型领导就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高度依赖一位能人,能力型领导会形成“成也萧河,败也萧河”的局面。正是因为能力型领导能力太强,对他人做事缺乏“信任感”,导致“事必躬亲”不放权的做事风格,所有的下属都在“等待指令“做事,下属对领导产生的重大依赖就是向外推领导,让领导有一种“如临深渊边缘”之感。毕竟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具体事务耗费的精力越多,战略发展投入的精力越少,业务越做越多,越做越大,能力型领导的精力就是业务发展的瓶颈。

文中宁教授用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的精华来诠释能力型领导的局限性:1、所有的大国,都因为大而要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2、任何大国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你承担的义务越多,就意味着你的资源被逐渐地摊薄;3、当资源被摊薄到某一个程度,在某一个点上不足以控制一个危机的时候,大国就会开始崩溃。在这里我想讲述一下自己现在的感受:我负责一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其实也不算是负责,毕竟现在是副职), 同时主做一块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坦率的讲,这块事务性工作占用了几乎全部的工作时间,工作一天下来之后,整个人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再加上没有一天是不会加班的,包括休息日,分分钟都是被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抽打着向前疲于奔命,疲劳是我常态,这种疲劳感让我没有任何心力去想长远的问题,如优化部门内外部工作流程、财务工作职能提升、人才梯队搭建等等问题,因为我的资源被琐事摊薄了,现在的我就是一个“工具人”。

能力型领导要学会授权与信任,避免被下属拖垮。

1、要找到比自己更厉害的能人。古人说:得其师者王,得其友者霸。即:如果拿他们当老师,你就可以称王,拿他们当朋友,你就可以称霸。如果自己是个能力型领导,就要知人善任,找到能者辅佐自己,或找到自己的“备胎”。

2、会计算自己的“管理精力回报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配精力其实是要考虑回报率的,只有把精力配置到回报率比较高的事情上,人的生命才过得比较划算。 举个简单的例子,部门负责人就不应该干复印文件、邮寄快递这类的工作,并非说工作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是说管理者应该做管理精力回报率更高的工作,投入的精力所带来的回报应该比你的下属更高,这才是管理者的职责。宁教授给了一个计算方法“算计收益的角度,应该变成你花一个小时为团队指引方向,这些得到你指引的人,他们花一小时能赚多少钱,再减去他们的时间成本,剩下多少钱,这就是你这一小时的价值。只要这个价值在不断变大,你就应该放权想大事。”

3、学会摆人头,即发现人才、安排人才。

(1)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由此确定选人、用人的标准;(2)选择符合条件的下属,花时间有针对性地培养交流,这里面的关键是要看他们处理重要事情的时候,他们的观念和手段够不够;(3)一定要随时给自己找一个备份,通过交办不同类型的工作,来历练他们的能力。

我的感悟

读过此文,认识到自己就是能力欠缺的“能力型领导”,最大的缺点是缺乏对他人的信任感,工作自己做过才放心,心中才有数。看似完成了工作,但副作用更大:1、自己没有做职责范围内的工作;2、下属得不到锻炼,无法承担更大的职责,成为他们成长的障碍;3、自己被本该下属做的工作给拖垮,自己也很难得到成长。

现在需要学会“摆人头”,找一个自己的"备胎",花些精力在他身上,短期内达不到目标,就为长期做准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