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笔记(一)学而篇之14

学而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做事敏捷,说话谨慎,接近有德行的人从而匡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可以说是好学了。

记: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鲁迅先生睡的床都是光板床,原因是他认为床太舒服了容易产生懒惰。这个习惯跟《论语》这一篇恰好相合。确实,我们平时也一定有所体会。如果吃太饱,很容易懒惰犯困;如果床太软,很容易懒惰赖床。所以立志复仇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打败了吴国。而骄奢淫逸的吴王夫差身死国灭。可是别忘了夫差何尝不也曾是在困苦磨砺中强大起来从而为父王阖闾复仇的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这个道理。

        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但是影响绝对是巨大的。接触的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虽然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个例,但大多数还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边人的感染对一个人品格形成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接近有德行的人,这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学习。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即使如孟子这般圣人,一样难以避免环境的影响。《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则东晋名士谢安的故事,谢安的老婆埋怨他总是不教育孩子。谢安说,我的身体力行就是在教育孩子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