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灸温热止痛,轻松消除经期疼痛
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月经后一切正常。痛经可以说是女生的一大因扰,很多女性都存在痛经问题,其中有一半的人找不到病因,从而无法得到根治。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两种痛经的原因不同。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多数是疾病造成的,其病机有气滞血淤、寒湿凝常、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对痛经具有恐惧感,只要痛经一出现就立即服用止痛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虽然止痛药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造成痛经的根源并没有解除,甚至还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记忆力降低、失服等不良后果。
两经可以通过按摩经络来解决。中医认为,虽然痛经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最终无外乎冲、任二脉气血不通畅,使血在子宫中淤滞所造成的。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要想使痛经远离,就得把瘀滞在子宫里的经血化解开,使身体内气血通畅起来,也就是中医常说的“活血化瘀”,在每次月经来潮前3-5天按摩关元、三阴交、中封三个穴位,每次以按摩部位有热感为度,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用艾草灸一下,效果会更好。
我们知道关元是任脉上的大穴,同时也是治疗妇科疾病的要穴,他是任脉气血运行的关卡,只要把它打通了,痛经也就解决了。三阴交也是妇科要穴,具有调经活血的功效。另外,痛经的发生与肝关系密切。肝为“将军之官”,是藏血的,是血的仓库。肝气郁结则血行不畅,中封是肝经的经穴,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治疗痛经也有很好的效果。
其实要想打通经脉,治疗痛经除了按摩和用艾灸穴位之外,还有一个小方法,就是用生姜水泡脚:每次取生姜300克,切成片,下锅加半盆清水后大火煮沸,用小火再煮十分钟,煮成浓浓的生姜水,倒入洗脚盆内泡脚。用这种方法很快就可以见效。这是因为脚上有众多的人体关键穴位。而且,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阳脾经都源于脚上,这两条经脉都与血有关,前者主藏血,后者主统血。当女性处于经期,而它们又运行不畅,产生淤堵时,就会出现剧烈腹痛,即为痛经的症状。因此,只要让这两条经脉通畅了,治愈痛经也就容易了。
2.艾灸补气行血,调理肾脏治闭经。
月经是女人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如果女子年龄超过18岁仍无月经来潮(暗经除外),或已形成月经周期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妊娠及哺乳期除外),即是闭经,其发病多与内分泌、精神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为形体瘦弱,面色苍白,头昏目眩,精神疲倦,腹部硬满胀痛,大便干燥,忧郁恼怒等症。
中医学将闭经称为经闭,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如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或多产房劳,肾气不足,精亏血少;大病、久病、产后失血,或脾虚生化不足,冲任血少;情志失调,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气血淤滞不行;肥胖之人,多痰多湿,痰湿阻滞冲任等。现代女性由于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以及创伤、手术等,也可引起闭经。
中医认为闭经产生的根源无外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或因痨虫侵及胞宫,或气滞血淤、痰湿阻滞冲任”。对于不同病因导致的闭经,应采用不同的诊治手法。以由肝气郁结致使气滞血淤而形成的闭经为例,治疗时应以疏肝理气、活血通滞为主,取穴中极、气海、膻中、合谷、血海、三阴交、太冲、行间,进行诊治。其中,中极、合谷、血海、三阴交、行间诸穴可以退烦热,舒郁结,祛淤生新;而气海、膻中二穴则可以补气行血。
口服避孕药也可以导致闭经,相对来说,这种原因导致的闭经在现代社会可能更为普遍,因为目前人们已经广泛的接受了这种不健康的避孕方式。口服避孕药造成的闭经大多没有明显的疼痛。或者疼痛非常轻微。但长期服用避孕药会抑制自身内分泌功能,扰乱生理周期,从而对肾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口服避孕药导致的闭经,应采用补肾之法来进行治疗。三阴交可疏理肝肾脾经之气。合谷可理气通经,膈腧可以补益气血,脾腧、胃腧能健补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肝腧、肾腧、太溪可养肝肾,调和冲任。施灸方法:每穴20-30分钟,每天施灸两次。
女性想要经血通畅,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并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只要好好爱自己,才能保持年轻健康的状态。
3.对号入座,治疗月经后期及月经过少
女性正常月经大体28~30日来潮1次,行经3~7日,经量约20~100毫升,色暗红而不凝结、不稀不稠、无臭味。如月经延后7日以上,甚至40~50日行经1次,连续两个月以上者,称为经行后期;行经期少于3日,经量少于正常量一半以下者,为月经过少。
中医认为,“经水过期血少也。”女性以血为本,血充气顺,则月经通调。而维持气血调和又与心、脾、肝、肾及冲、任二脉关系极为密切。凡情志不畅、久病体虚、经产期感受风寒暑湿等外邪、房事不节、产育过多等,均可使脏腑功能失调和冲、任二脉损伤,引起气血失和,导致月经不调。月经后期常分为肾虚型、血虚型和气郁型三种证型。使用史灸疗法治疗时,也要辨证施治。
肾虚型。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主要症状是经期后延,经量少而质薄,经色黑或黯淡,腰骶酸痛,夜尿多,带下量多,质稀色淡,或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采用艾灸疗进行治疗,能起到温经散寒,调补元气的作用。艾条可灸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血海这三个穴位,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血虚型。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质稀,平时带下少,面色娄黄或苍白无华,头晕眼花,腰酸,心悸失眠,甚则小腹隐痛,绵绵不止而喜按揉,唇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血虚型月经后期的症状用艾灸疗法治疗本证,主要是以补脾养血为主。可施灸穴位气海、血海、三阴交、脾腧、足三里、膈腧等穴位,以耐受和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气郁型。月经延后,经量偏少,色正常或黯红块,排出不畅,精神郁闷,或少腹胀痛,或乳脉胁痛,舌质或见稍赠,舌苔或见薄黄,脉弦或涩,以上为气郁型月经后期的主要症状,采用艾灸疗法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疏肝理气,和血调经的作用。可取穴三阴交、蠡沟、行间等。
4.艾灸补元止出血,治疗月经过多、月经先期
月经过多是指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每次经量超过80毫升,周期基本正常。常伴月经先期。月经提前7天以上到来,甚至15~20天来潮一次,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行先期。多因血热所致,气虚不摄亦是本病发病原因之一。
中医认为,血水同性,得热则沸腾溢流,故妇人经行先期者,多因血热所致,又有实之别。《傅青主女科》云,“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故先期而来多者,而水有奈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阳盛血热者多因素体阳亢,或过食辛油火之品,热邪伏于阴血,热迫血行,故月经先期而至且经量较多。
采用艾灸疗法治疗,可起到清热凉血的作用。此外,血虚也可导致月经先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的行止,必赖气之统摄。妇人若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或劳倦失宜,损伤脾气,中集之气匮乏,统摄无权,血失气纳,月水亦可先期而至。灸法治疗此证,可起到益气摄血,调理冲任的作用。艾灸可取穴位脾腧、气海、关元、足三里等。可以在经后中期治疗最佳,若在即将行经前夕治疗,必须坚持数日,一直到经期结束后至正常行经日为好,同时在下次月经周期前半月即要恢复治疗。
5.调脏腑以止崩漏,艾灸疗法有绝招
对于女人来说,痛经、闭经让人很烦恼,而崩漏其实更糟糕。崩漏是月经的期与量严重紊乱的类月经病,是指经血非时崩下不止或淋漓漏下不尽,前者为“崩”,后者为“漏”。崩漏的出血状况虽然不同,但其发病机理是一致的,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相互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耗伤,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所以临床上常以崩漏并称。正如宋代医学家严用和在《济生方》书说:“崩漏之病本乎一症,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崩漏多数由于血热或血淤,也有由于肝肾虚热或心脾气虚,或肾阳虚引起的。实热型崩漏的主要症状是出血量多,或淋漓日久不止,色深红,烦热,口干,失眠少寐,伴胸肋胀,大便秘结;虚热型崩漏多见出血持续时间长,色鲜红,量时多时少,午后低热,颜面潮红、晕眩耳鸣,有时心悸、口燥唇红;气虚型崩漏的症状多见出血量时多时少,色淡红面色娄黄,头晕、心悸、肢重倦怠,食欲不振等;出血淋漓或大下,血色清稀,腹部隐痛,喜热喜按,腰酸腿软,四胶欠温,面浮肢肿,大便游薄,面色苍白或酶暗多见于阳虚型脑漏者;出血紫暗有小块,下腹刺痛拒按(按之有包块),血块排出后腹痛暂时缓解,但仍胀痛,舌边有紫斑点,唇色暗红为血淤型崩漏的主要症状。
灸法治疗本病,以调理肝脾,摄血培元,或疏理肝气、清热化淤而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还可选取穴位隐白、气海、关元、中极等穴位。
6.艾灸疗法是产后调养的首选方法
生产对女人而言是一个阶段性的改变,除了坐月子外,产后调养也是一门学问。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坐起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至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许多产妇向来体质虚弱,再加上生产时间过长,失血过多,或产时受寒血淤,容易引起产后血晕。产后阴道出血量多,突然头晕目眩,而色苍白,四肢顾冷,汗出淋滴,渐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多见于血虚气脱型血晕;血淤气逆型产后血晕多见产后阴道出血量少,小腹疼痛拒按,恶心呕吐,面、唇、舌色紫暗等症状。
用灸法治疗产后血晕,宜采用益气固脱,活血祛淤的灸法。艾条灸简便易行,其具体灸法如下:取百会、神阙、中极、关元、隐白、足三里六个穴位,将艾条点燃后,在距离皮肤2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感到温热为度,连续灸至苏醒为止。
产后小腹部疼痛,是指产后子宫收缩时引起的收缩痛,又称“产后痛”,这种疼痛一般来说是属于生理性的,以新产妇多见。轻者不需治疗,腹痛可逐渐消失。妊娠期子宫高度扩张,产后恢复至原来状态时产生的子宫疼痛,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多数在产后3~5天,或1周左右即可逐渐消失。初产妇因子宫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易复原,疼痛不明显,经产妇由于子宫肌纤维多次牵拉,复原较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产后腹痛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腹部疼痛最为常见,大多由于血淤、气血虚或感受风寒所致。
7.艾灸祛湿邪,治疗带下病有良效
白带是妇女阴道里流出来的一种白色液体,有时透明,有时黏稠,无异味。它是由前庭大腺、子宫颈腺体、子宫内膜的分泌物和阴道黏膜的渗出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混合而成。中医认为:“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白带中含有乳酸杆菌溶菌酶和抗体,故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性行为过程中,白带会增多,对阴道有润滑作用,便于进行性生活。一般月经中期白带增多,稀薄透明;排卵后白带又变黏稠,混浊而量少:经前及孕期白带均有所增多。
带下病是指白带的期、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多见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绵绵如带,颜色、性状、气味异常,有白带、黄带、赤白带多种,或黏稠如脓,或稀薄如水,或异臭,伴有腰酸、腹痛及外阴瘙痒等。现代医学又称之为“白带异常”。带下病的病因极为复杂,但以湿病为主,且湿的轻重多少,直接关系到病情的严重程度,湿重则带多,湿轻则带少。
该病的发生多由于饮食、劳倦、外感湿毒脏腑功能失常引起或由肾虚房劳所致;也可因下阴直接感染湿毒虫邪,使任脉不固,发为带下病。带下病有虚实之分。一般带下量多色白,质清无臭者,属虚;带下量多,色、质异常有臭者,属实。该病的治疗以祛湿为主脾虚者,健脾益气,升阳除湿;肾虚者,补肾固涩,佐以健脾除湿;湿热者,清热利湿;湿毒者,清热解毒利湿;感虫阴痒蚀烂者,必须配合阴道冲洗和纳药等外治法。
艾灸治疗女性带下病,主要是益气健脾,除湿止带,所取主穴为脾腧、肾腧、次髎、气海、关元、带脉、足三里、三阴交、地机这几个穴位,肾阴虚者加中极、太溪二穴。
8.行气活血,轻轻松松灸除盆腔炎
盆腔就像一朵娇艳的花,点缀着女性的身体。但它生性娇气,稍不注意,就会感染炎症,让女人小腹隐痛,白带和月经异常,不孕不育,甚至引起致命的宫外孕。当今生活节奏加快,有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女人要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
盆腔炎是指妇女盆腔内器官(子宫、卵巢、输卵管、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腹膜)的炎症,由多种化脓菌感染所致,多发生于30~40岁之间,可局限于某部位,也可涉及整个内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人侵,中医认为是女性体质虚弱,或经期、产后胞脉空虚,邪毒乘虚侵袭,湿浊热毒蕴结于胞宫脉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损伤冲任而发病。
引起盆腔炎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种: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或分娩造成产道损伤,产后过早有性生活,容易引起感染;自然流产、药物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引发感染;人流手术前有性生活、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生殖道原有慢性炎症经手术干扰而引起急性发作并扩散;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和护垫,经期盆浴、经期性交等也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女性患阑尾炎、腹膜炎时,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症;患慢性宫颈炎时,炎症也可通过淋巴循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盆腔炎可以分为急性期和慢性盆腔炎两类。急性期可见发热、头痛,下腹痛,拒按,甚至全腹剧痛,带下黄浊臭秘,尿黄赤。慢性盆腔炎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因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外阴部的细菌可以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低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剧。
艾灸多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治则调理脾胃,活血化淤,通调冲任带三脉。取大肠腧、次髎、神阙、气海、归来、中极这六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