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之锁
在书中看过一个有关马嘉鱼的故事。这种鱼平时生活在深海,春夏之际会到浅海产卵。这个时候,也是渔民捕捉马嘉鱼的最佳时机。
捕捉它们的方法也很简单:用一张孔眼粗疏的渔网,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便可拦截。
外来游客都很疑惑,渔网的孔眼那么大,并且三面敞开,鱼群怎么没逃脱呢?
原来,马嘉鱼有个特点,认准了方向便不再改变,即使遇到阻碍也不会掉头。
就这样,一条条马嘉鱼前赴后继,跟随渔网。
仔细想想,我们何尝不是深海里的马嘉鱼?
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一根筋往前冲,结果反而让自己深陷痛苦的泥沼。
尼采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内心无法摆脱的执念,就是给自己上的枷锁。
执念太深的人,仿佛心中藏着一把火,日日夜夜都在灼烧自己。
梭罗到瓦尔登湖隐居前,一直渴望进入体制内。为此他从事过多种工作:督察员、测量员,甚至野兽守护员。
他每天兢兢业业工作,却始终未被列入公职人员之列。现实与梦想背道而驰,让他的身心饱受折磨,患上了一场大病。
躺在病床上,他恍然意识到:放下执念,才能将自己从怨愤不安中解放出来。
他走进森林,开辟出一方净土,潜心读书写作,这才有了后来享誉全球的著作《瓦尔登湖》。
达·芬奇说:执着是伤害自己的枷锁,放下是解放自己的钥匙。
往后余生,学会放下执念,在心田里修篱种菊,种下一隅清凉。
《万物有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超越的不是高山,而是我们自己。
人之所以累,最本质的原因是受困于枷锁,无法突破生命的瓶颈。
我们既是给自己套上枷锁的人,也是自己的开锁匠。点个在看,解开身上的重重枷锁,自在行走,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