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开学了,离开父母,回到学校,回到寝室。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遇到问题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一天晚上,洗完澡后在寝室拖地,当我把拖把放在水池子里冲洗时,海绵和挤水夹的缝隙里缠着一大把头发,水冲不掉。虽然恶心,但还是用手把残留的头发都扯出来丢进垃圾桶里。扯的时候,突然想到:我怎么也会做这么恶心的事,还做了那么多次。平常在家里,卫生间的头发我从来不会主动去清理,除非我妈看不下去,训我说女孩子要讲点卫生,免得以后嫁人被婆家人嫌弃。读书不能越读越懒,个人卫生要搞好,出门在外谁愿意和一个邋遢的姑娘住一起。
我呢就不听,就不听,最多用拖把拖两下然后就不管它了,每次都是我妈一边训我一边把缝里的头发扯出来,扔进垃圾桶,又回头唠叨:“拖完地要记得清洗拖把,头发不能乱扔,会堵住下水道。”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用过毛巾要晒外面,卫生间潮湿,毛巾是湿的容易滋生细菌;当天换下的衣服要及时洗,尤其是夏天,不然会发臭,长霉菌;坐完饭后要把厨房收拾干净,吃完饭后要赶紧把碗收了洗了,否则碗里残渣干了更难洗;晚上记住不要洗头,洗了一定要吹干再睡觉,不然久了头会经常疼……
在家里的时候,父母唠叨千千万万变,我们做子女的却总是唱反调,而且唠叨越多反抗就越厉害。可是,终有一天,我们会离开父母去外地读大学,去闯荡人生。当我一个人孤身寄居在异乡,当我一个人独自生活,当我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时候。就算我只是做着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却会在很多个瞬间莫名的就想起父母以前的叮嘱,会不自觉的就照着父母教的去做,即使当初是有多么的不情愿和反感。而这些却在往后的生活里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
父母的唠叨让我在大学里知道如何一个人更好的照顾自己,更好的处理自己的生活。我很庆幸自己在大二的某一个晚上,因为一件生活小事,突然惊醒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父母的态度,让我重新去理解父母对我的爱。原来父母的教育已经深深的影响了我们;原来父母的每一次唠叨都是为了让我们多学一些,以后生活得轻松一些;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听妈妈话的孩子,只是不愿意在父母面前“妥协”,想证明自己,只是用错了方式。
现在回想大一的很多事,也发现以前自己的确是一个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听妈妈话的孩子。大一要上晚自习,平常下晚课后,磨蹭一下回到寝室再洗个澡就已经很晚了,即使非常的疲惫或是就想躺在床上看个电影,但总觉得有那么一股力量,逼着自己要把那桶衣服给洗了,不然睡觉都不安心,怕明天一早起来发现衣服又臭又黄。要知道以前在家里是从来不会担心这些的,一双袜子都能泡个两天不洗。可是现在,这种事情几乎没发生过。并且在我言传身教下,室友一些生活上的坏习惯也有所改变。当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嘛。
曾经无知,不懂父母爱我的方式。但是现在,我即使曾经在青春的叛逆期和父母拍桌子甩门过,也不会忘记他们对我无限的宽容和不倦的教诲。感谢爸爸妈妈为我做的一切,等你们老了,我也要天天唠叨你们。
听妈妈的话,听爸爸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小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