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长的吊扇叶片
临近暑期,学校组织了一次实习,本以为我的专业是机械,应该会下工厂实际操作一下的,可是真的去实习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那样,我们还是在“上课”╮(╯▽╰)╭。
不过这样也是不错的,我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企业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的实操方法,其中有一件事情我的印象比较深刻,是一件发生在工厂里的安全事故。
技工在工厂干的是体力活,在夏季的时候经常流很多的汗,而安装空调显然成本太高,这儿的管理人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购买了一大批瘦长的大吊扇,如下图:
这个风扇的效果很不错,转速虽然慢,但是吹出来的风却很凉快,安装完之后,恰好领导也来到这儿,体验了一下,当时领导就发现了一个安全隐患:技工上高层维修的时候可能会被电扇打到。
不过因为这事儿感觉上不是怎么严重,排除安全隐患的工作也就推迟了,可是,三天后,真的有两名工人到高处维修,他们也感觉到风扇有点危险,但也没太在意,觉得小心一点应该没什么问题,而且也确实低着头去维修了,可是维修着维修着,其中一名工人就忘记了这回事儿,猛地一抬头,颈部的一条静脉就被风扇打断了,当场昏厥过去,幸好只是静脉,没有造成生命危险。
事后,管理人员赶紧行动,所有的风扇都加装了了安全保护措施,事情看似告一段落。
其实仔细想想,如果只是到这儿,问题其实并没有解决。
开始的时候,领导已经发现了问题,但是安全管理人员并没有立即排除安全隐患,而是拖延了几天,直到发生事故才开始排除这个安全隐患,因为一般我们会觉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比较低,也不太可能这么快就发生安全事故。
而那名工人,也是如此,他觉得只要小心一点是不会出岔子的,可惜习惯了站直身体维修,突然之间多了个风扇,还没适应,事故也在此时发生了。
这样的侥幸心理一直在左右着我们,买彩票的时候,以为可以一夜暴富;其他地方发生了地震,我们可能会捐款,但很少有人会觉得自己这儿过一段时间也会发生地震,进而演练一下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只有当出现了什么威胁到我们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比如前面说的事故发生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这件事刻不容缓,就如最近很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主人公、警官的转变都是在出现人物死亡的时候才发生,可惜事情已经过去,不能再挽回了。
2.从一颗牙身上学到的
我一直都知道要活在未来,但侥幸心理却是“活在未来”的绊脚石,以为拖延一天没什么,以为没有把事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没什么,以为只阅读不输出没什么······
现在想想我其实并没有在很多事情上做到活在未来,比如我们一直都知道的一个事实:我们终究会变老的,我们不可能一生都不生病。
可是现在我很年轻,怎么折腾其实也没出现什么问题,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少得可怜,可直到最近,我的一颗恒牙碎裂了之后,这才发现,我的身体其实并不是“百毒不侵”的,那恒牙的坏死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说不定现在我的身体里已经积累了一个很大的隐患,只是还没有显露出来罢了,我一直怀着侥幸的心理,总以为自己不可能得什么大病,还好我的那颗牙提醒了我:再不改变,危机就要到来。
3.还记得数学老师吗?
那么该如何克服侥幸心理呢?
我们其实只需要稍微了解一点概率论的知识,依此作为行动的依据,其实就可以慢慢克服这一心理了。
我是一锤粉,每次锤子科技的发布会前后,他们在微博里都会有转发微博抽取一名送手机的活动,这样的微博一般会有3000-5000左右的转发量,我就想,我转发多少次之后才能一定抽中一台手机呢?
这其实就用到了一个高中学到的数学概念---期望,很容易理解,比如掷硬币,掷100次硬币出现正面次数的期望,就是100乘以二分之一,也就是掷100次硬币平均来说会出现50次正面朝上。
这样,我如果想要抽出一台锤子手机(假如每次都有3000次的转发量),平均需要转发3000次才可能中一台,这样一想之后,我就放弃了转发这个微博的想法。
虽然现实生活比数学要复杂很多,但借助数学的思维却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符合实际的规律,希望你也能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最后,虽然活在未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件事却值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