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创作于1350—1353年。
该作讲述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1],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意大利近代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
这本书我认为主要讲述了 10 个青年男女在 1348 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避难于别墅里发生的事情。
他们在 10 天时间里讲了 100 个故事,故名《十日谈》,所讲故事包罗万象,有历史事件、民间故事也有传说。透过这些故事,作者歌颂了现实生活,赞美爱情,谴责禁欲主义和封建贵族、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
薄伽丘创作背景是1347年-1348年的黑死病。这次大瘟疫导致欧洲一半人死亡,也有说三分之一的。根据薄伽丘讲述,佛罗伦萨城死亡超过十万,社会秩序已经毁灭,七位女士个个身穿丧服,年龄最大的声称家中只有她和一个女佣人了,三位男士也差不多。这种情况下,十个人不用顾忌旁人的言论,按照自己的爱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他们表达出来对教会的鄙视和轻蔑,对情欲的向往,对爱情的期盼。这种话,这些事,在正常时候当然是不能说的。十日谈,通过这些故事,反映了佛罗伦萨富裕市民的真实想法。但是每一个故事都不低俗,既没有执著于对情欲场景的描写,也没有煞费苦心借此阐述大道理。只是简单地陈述,几乎不带感情色彩。这大约就是被称作“白描”的写作手法。其中一个故事写到某些王公贵族为了一个女人,不惜杀害兄弟和朋友,更因此挑起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而这女人四年换了九个男人,每次都在哭啼一阵后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最后这女人回到了家乡,竟靠谎言让自己成了圣洁的化身。故事讲完后没有任何评论,既不指责贵族荒淫无道,也不遣责女人的虚伪和不坚定。这样一方面可以留给后人评说,另一方面也提示了一些问题,对错的标准应该是什么?谁该为这些荒唐的事承担责任?发生这样的事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个社会和这些人,问题在哪里?该书写的很好的还有另一方面:既讽刺和批判封建礼教,又歌颂并赞扬圣洁的行为。封建礼教的道德要求,很多时候是束缚人的枷锁,但是扬弃之后,道德应该还在,反封建不是提倡享乐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