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刘的自由时光
现在是知识爆炸时代了,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丰富,报纸杂志这些纸媒不用说,电脑网络,微信,喜马拉雅等APP也是获取知识的好地方,但是如何有效获取和整理获得的知识点,真正的做到为我所用,也非一件易事。下面大刘就基于自己的体会,给大伙分享下。
如何获取知识
1. 微信订阅号
为什么要把微信放到第一位,而且还是订阅号?
估计很多朋友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没错,现在的时代就是微信的时代,活跃用户数超过7.5亿用户不是说说玩的。
这么大的用户群也催生了以知识内容分享为主的很多微信公众号,而且大部分都是以个人为主体的订阅号。个人IP的大量出现,每天不知道要分享出多少原创的知识。每天就是把所有感兴趣的微信订阅号翻一遍,我估计你一天什么都可以不用做了。所以大刘认为,对微信订阅号的关注和知识获取有以下几点需要关注:
A. 一定要对关注的微信订阅号做分类
说实话,大刘对微信订阅号的分类管理功能的缺失是不满的,好歹做个标签也好嘛。关注了那么多微信订阅号,无法自定义排序,想关注下最新的写作类公众号更新没有,还要一个个翻来看。即使置顶了几个订阅号,看起来还是觉得不方便。(订阅号关注较少的朋友当我没说)。
不过大刘也有一个好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订阅号的分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订阅号分类管理系统。
首先打开你要分类的某个订阅号,进入后点击右上角的人头标志。
拖拽进入不同的文件夹,重命名
这样是不是就非常清爽,一目了然了?
B. 订阅号内容整理
看了这么多订阅号,如果看到作者写的非常好,就要毫不犹豫的收入自己囊中了,便于以后翻看查阅。大刘一般是这样整理的
- 微信收藏+标签
对应的收藏内容,可以通过编辑标签的形式进行管理,好查找又便于管理。
- 为知笔记或者腾讯微云
- 手工整理
借助云笔记功能,通过搜集的微信订阅号内容素材,注入自己的认知体会,将知识素材进行再加工,分分钟你的技能值就有大的提升。
2.专业类网站博客
大刘做为程序猿,一些常去的技术网站没事都会去逛逛的。比较知名的几个分享给大家
综合技术类:CSDN,开源中国(OSCHINA),SegmentFault,InfoQ
前端类:站酷,蓝色理想,素材中国,昵图,优设等
产品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36氪,猎云网等
当然,还有很多我没有关注的网站,技术能力所限,也欢迎大家补充。
通过这些网站内容,我们能够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最前沿的技术演进,甚至能够参加它们举办的各种线上线下的技术沙龙,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方面碰撞了知识,另一方面也拓宽了人脉。
另外,一定要不断地收藏整理,这样的网址收藏,俨然就变成属于你自己的知识库了。
3.音频类APP
现在的社会,时间是最宝贵的。我们可能没有大段整块的时间去翻阅纸质书籍,或者数量众多的微信号,但是可以在早上洗漱时,地铁公交上,甚至上楼等待电梯的间隙,听上一回罗辑思维,或者明朝哪些事儿,乃至是郭德纲的相声都行,无形间零碎时间就利用起来了。
不要小看这些零碎时间,化整为零的方法永不过时,量变引起质变的理论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
大刘这块用的最顺手的还是喜马拉雅FM,当然也有知乎Live,分答,得到 这些APP都不错,就是对应的形式不同而已。
4.纸质书籍
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承载着我们知识传承的媒介功能,不过除了大学四年,应该没有更好的整体时间供我们这些职场人进行阅读了。
所以,你才会看到网上那么多的读书分享的社群。比如如何快速阅读,或者拆书帮,早起领读这样的模式,由读书的达人为你分解,梳理书本中的知识,不得不承认,这些模式还相当的火热。
怎么说呢?大刘实际上是不完全赞同这些读书方法的,速读囫囵吞枣,没有理解书籍的精髓,领读的话接收的是他人的二手知识,难免会带上他人的思想烙印。书不在多,贵精则行。对于纸质书籍要区分种类,才能有的放矢。
- 励志类,职场类,管理类书籍。
这些书可以采用速读模式,先看目录,作者自序,了解作者要讲述的是哪些方面内容,然后快速通读一遍,了解大概,读到感兴趣的地方,做下标记,等读完后再翻过来重新细读下。这样,既避免了错失重点,又能对作者整体的书籍内容有所概览。
- 工具类,语言类,技术类书籍
这些书说白了是自己赖以生存吃饭的家伙,必须琢磨的够深够透彻才能学以致用。
这些书籍的特点是比较枯燥,知识点众多,不过都比较系统。建议的阅读方式是大量,慢速的通读几遍,尽可能参与到工作实践当中。俗话说,熟能生巧。多用几次,知识点早就印到你的脑子里了,这时候就是 无书胜有书 了。
小结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如何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收集,整理的方法,有很多地方介绍的不完整或有纰漏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下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