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太多的人习惯珍藏苦难,甚至以此自傲和自虐,这种对苦难的持久迷恋和品尝,会毒化你的感官,会损伤你对美好生活的精细体察,还会让你歧视没有经受过苦难的人。
世界上所有的抑郁症,都是在关系上出了问题。人永远不要轻易的割断自己同他人的关系。
艺术不仅是技术,更是灵魂的栖息之地。
坚持把一件事弄明白不容易,始终把一件事不弄明白,坚持糊涂也不容易。
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
为了逃避苦难,我一生奋斗不息。
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第一件事是学习;第二件事是旅游;第三件事是锻炼。
国人有个习惯,要想评判一件事或是一个物品,你必得先拥有它,如欲评之,必先享之。
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它把人的哀助赤裸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货施与的喜悦。
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你给了一点儿钱,他就口头,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你的那几个小钱,是不配得到这样的汇报的。他轻易地以头触地,因为他已不看重自我。那种靠展示生理恶疾来压榨人们的感官,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 利用丑恶博得金钱,古来就被称为“恶乞”,被人所不齿。如果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助长了不良之风,不正与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吗?
没有眼泪的哭泣,更多的是压抑。
触想
很多摘录的话,都对我产生了一定的触动,我也没有想到。很多人喜欢珍藏苦难,或许我也是属于这一类人,偏向于珍藏自己的苦难。而且很多时候还会有炫耀自己的苦难的冲动,或许正因为如此,我确实受到了毒害,我对美好的生活显得那样的迟钝,苦难的副作用确实扩大了,原本的作用应该是激励,可是却附带了太多的毒害,对幸福的敏感度大大降低,变得或许看起来有些难以相处。
毕老师的人生三件事,我是相当的认同,大学开始,想法就改变了。读书学习,锻炼,旅行,如此重要的三件事,我确实在实行,做的最差的要算旅行了,没有多少机会进行。而现在的我,因为身体的原因,锻炼变得比较奢侈,或者说是比较难以实现,或许再进行一段时间,也许会有所改变。研究生开始,已经进行了两趟自由行,一次海南,一次大西北,旅行变得似乎很平常,然而意外总是让人措不及防,未来会发生什么,始终无法预测。
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那篇论述街头乞丐的文章——坦然地走过乞丐。因为前几天去了医院,门口有好多这样的乞丐,身体残疾,没法生存,在医院门口乞讨。说实话,很多时候我都是不会去看的,因为我不相信。以前不知道是听谁说的,如果一个乞丐问我要钱买吃的,我不会直接给他钱,我会选择买吃的给他。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可能觉得不好意思,俩三个好友走在一起,你不给钱总是不好意思,有时候你或许是为了收获帮助的喜悦,都很难说,救助确实需要有现代的意识,通过救助机构来进行(希望是真诚的)。文中提到,那种靠展示生理恶疾来压榨人们的感官,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看到这样的评价,或许以后我也能够坦然的走过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