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前不爱回老家,我爸妈吵架,我爸酗酒。
只要在那个环境,我的记忆就开始动荡不安,里面翻涌的全是愤怒和暴躁情绪,回一次家,我的情绪就失控一次,需要好久才能修复。
这次回家,我也纠结了许久,学姐觉得我两年没回去了,应该去看看,有任何情绪问题了随时跟她说。
在学姐眼里,我父母很爱我,只是我被愤怒和叛逆控制的太久了,习惯性的放大糟糕的记忆,反复抓住负面片段,来证明我的愤怒是合理的。
学姐说,我骨子里极其自信,做事从来不怕不被认可,被骂被打击也很有底气,触底反弹能力又强,人格健康善良,喜欢帮助人,喜欢付出,有自洽能力,也能疗愈自己,这些都是我从小被好好爱过,被温柔以待的痕迹,是我没缺过爱的证明,正因如此,我才能越来越好。
回家后,我按照学姐说的去观察父母,回应他们,跟他们闲聊,给他们做饭,买各种收纳的柜子,常用电器全部换新,清理堆积物品,哪怕他们争吵我也会参与其中去安抚,我会回应我妈讲的各种八卦...
每天我会5点起床,看书,我爸五点半起床,我妈五点五十起床,六点我会穿着厚外套扫院子,扫房间,再叫我小侄女小侄子起床去上学,和他们相处,也不会大声吼,会拥抱着安抚,亲吻,夸赞。
每次深夜醒来,我都会想小时候的每件事,越想,整个人越松软,我第一次觉察到,我的身体竟然像团被晒过的棉花,又像刚出生的婴儿,我就觉得很奇怪,人的身心怎么可以那么柔软,温暖...
回想的幸福事件越来越多,我就觉得我小时候真的很幸福,17岁之前的生活里只有玩这一个字。
他们放养式的让我去疯,漫山遍野的去玩,摘野果,抓野兔,野炊,挖草药,我很少难过,伤心。
我记得初二还是初三,割麦的季节,家里人忙成了陀螺,有天中午放学我说晚上我要去同学家玩一晚,我爸说那么远,家里又那么忙,放学了来地里干活,我妈说娃好不容易想去就去,活是干不完的,她想干什么去就行了,又不指望她帮忙。
我一直记得骑车时,远远看到他们割麦的场景,到处一片橙黄,一片忙碌,我在橙黄色的麦香和燥热的夏季里驰骋,一种被允许放肆、被默默守护的感觉,现在依旧清晰。
我一年级时,我妈给我买了一根新的铅笔,被一个很高大的留级生抢走,我告诉我妈,我妈立马跑去学校,在教室门前当着所有同学的面批评那个同学,把我的铅笔抢回来了。
我始终记得,那时的她年轻,漂亮,烫头,说话铿锵又自信,站在那里像一座不容侵犯的墙,也像一个为我撑起世界的英雄。
她拿回的不是笔,而是刻进我骨子里的安全感。
二年级时,跟小伙伴一起玩,她污蔑我偷了她的话本,跑去给我妈告状,我说不是我,我妈把对方骂了一顿,说会永远相信我。
小时候天天刮风,只要我把门关严实,我妈都觉得我很厉害,会一直夸我。
她天天给我们讲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她用故事来教育我们做人,做事。
她用她能想象的世界观,一点一滴的把我拉进一个温暖又柔软的童年时光里。
我第一次做饭没灶台高,我就搬个凳子,蹲在锅边给我妈炒了菜,做了汤,装在灌子里,拿给她的时候,她兴奋到一直抱着我又亲又夸,只要遇人她就夸我多厉害。
哪怕我十六七岁了,穿个新衣服或者做一顿饭,洗一次碗,她都会贴过来,拍着我说怎么这么勤快,真能干...
我会很嫌弃的走开,我都那么大了,还把我当小孩...
她从不吝啬夸奖,哪怕是一件小到不能小的事,她总能从我身上发现亮光点,然后说出来,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棒。
我之所以越来越会表达,承担,内心始终有一种稳定的自信,是因为小时候被认真的看见,被反复夸奖,被一个热情的妈妈无条件的信任和肯定过。
有一次和小伙伴偷了别人家的葱,一个阿婆找来打我,我爸妈说偷东西该打,阿婆就脱掉鞋,拿鞋底打了我屁股,我爸妈就象征性的骂我,阿婆打完我又去打小伙伴,打完她们又来打我,我爸妈就不乐意了,说你第一次打了,我们也教育了,偷了多少我们赔,但是你又回来打,像什么话,我爸气的吼着说,你再碰一下试试看,阿婆灰溜溜的走了…
小时候冬天特别冷,我爸经常会带着一杯茶,把我包裹在他的军绿色大衣中,我就挂在他怀里,去别人家串门。
院子里有梨树,葡萄树,核桃树,只要我够不着,他就举起我坐在他的肩头让我摘个够。
我打碎了一个碗,我妈骂我,我爸觉得我妈因为一个碗骂了我,跑去买了三十个让我随便摔,前些年回家,当年买的碗还有几个被放柜子最深处。
冬天我坐在炕边,不好好吃饭,他就耐心地哄我,追着我喂饭,我弟不好好吃饭,他就直接踢一脚,吓的我也赶紧大口吃。
有一次梨子长到跟拇指一样大小了,我自己站凳子上想摘一个吃,结果不小心扯断了一个梨树枝,我爸刚好厨房出来,我一溜烟跑到了巷子口躲墙后面偷瞄他,他追出来后站在大门口一边笑,一边叫我回家吃大盘鸡。
有一次我把墨水倒在我妈刚买的新床单上,我妈骂了我一顿,让我给跑了,路口遇到我爸问我干啥,我说我妈不要我了,让我离家出走,我爸把我妈给狠狠骂了一顿。
我才意识到,我是我爸的偏爱,我不是从没被温柔对待过,我是在最初的地方,被好好爱着。
他从未在自己的爸妈身上得到过关爱,他沉默寡言,却给了我最温柔,最深的爱,我是被他用一生的笨拙和坚持,认真托起的小孩。
那些温暖的画面一个接一个涌出来,我才意识到,我错的多离谱。
只是那些年,我太倔强,太固执,太叛逆,习惯性地对抗,故意放大痛苦来合理化自己的愤怒。
所以我只记住了我爸酗酒、骂我妈的样子,只记住了我妈情绪失控时骂我的话,甚至很笃定的认为他们不爱我,我是多余的。
如果爱为什么要吵架?为什么当着我们的面撕掉结婚证?为什么要骂那么难听的话...
事实上,他们从未真正缺席。
这次回家,我是被滋养的,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感受,平和,没有波动,曾经温热的瞬间,一个个回来了。
学姐说我是被执念愤怒糊了心,看什么都带敌意,否认爱,现在心明了才终于看见我以为没有的爱。
我真的跟自己和解了,开始承认,过去那些年,所有的愤怒都是错位的,我一直带着青春期的叛逆,用憎恨去介入他们的人生课题,用对抗表达不满,试图逼迫他们成为我心中理想的爸妈模样。
松开执念的那一瞬间,我和小时候的自己合体了,满满的温暖和爱意裹满了全身,那个期待被理解的小孩,成了一个理解他们的大人。
他们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相处之道,不然也不可能生活一辈子,我爸一直觉得我妈太狡猾,太爱计较,太会说,我妈一直觉得我爸太老实,太直率,太爱吃亏。
他们相互嫌弃,又相互照顾,磕磕绊绊地过了几十年,在彼此的不满与包容中,形成了属于他们的平衡。
我记得我妈说过,他刚嫁给我爸的时候,我爸掏心窝的对他好,任何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会留给她,挣的钱也会一分不花交给她。
当年没分家,我爷爷奶奶,姑姑,大伯大伯娘都住一个院子,我妈后嫁进去,所有的重活,脏活,家务都落到她身上,我大伯娘又占着自己生了儿子,只知道下指令,我妈怀我时,我外婆拿给我妈的鸡蛋,被我大伯娘看到,非要闹着自己吃,甚至骂我妈偷藏私拿,我妈感觉自己呆不下去了,我爸一气之下,另起炉灶。
我也记得我小时候,我妈的右手,不小心被脱小麦的机器把食指,中指伤到骨头,当时半夜,医生来了家里,邻居在外面帮我们干活,我妈疼的打滚,我爸压住我妈的腿眼泪都快下来了。
他们打闹,嬉戏的画面也很多,却都被我选择了看不见...
学姐总说,我童年是快乐的,是幸运的,是健康的,是一个孩子该有的状态,我从没缺过爱,只是自己选择了遗忘,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得到过。
她也说我是一个很好的爱人,但在我心里,她才是那个最好的爱人,是她一遍遍地帮我把遗忘的部分找回来,教我从愤怒中松开手。
她让我知道,一个人被好好爱着是什么样子,
我一直觉得,我身上的好品质是我自己一步步摸索出来的,现在才明白,是在学姐无条件的包容和爱意中,唤醒,强化了我本身具备的特质。
她用陪伴告诉了我答案:我本具足。
感谢爸妈给予我生命与最初的温暖,让我拥有善良的底色。
感谢学姐用包容与爱意,让我看见自己的光芒。
值此端午,祝大家端午安康,皆有所爱,皆被温暖环抱。
作者:憨夫人,彩虹桥上的情感驿站,拉圈情感咨询者,已解决1000+伙伴们的爱情难题,一对一制定方案成长式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