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4月19日
昨天朋友来访,同行姐姐容易累,地铁下来上行,我本着能省点力气的想法,去挤上行电梯。
一行三人,和一群人都挤进了2层的电梯。当大个朋友也挤进来,电梯门迟疑着沉默的关上了门的时候,而不是如预料般滴的一声发出声鸣提醒时,我心里警报了一声,但又和人群一起感慨“哇,这电梯真能装啊”
电梯缓缓下行,“咔”的一声微掉了一下,停了,忘记电梯里是否惊呼一一片,再启动,下行片刻,再“咔”,停顿了。一个小宝贝哇的一声,吓哭了。回忆起此刻,一种心慌浮起。电梯箱里,前胸贴后背,姐们的头发扫着我的脸,重庆36℃的高温天下,地铁内温度也不低。庆幸的是电梯键盘处的小哥,不仅冷静而且专业,迅速联系电话,报告位置,甚至是电梯编码。我后方一个阿姨一个劲抱怨倒霉,热死了如何。小哥用了一系列和电梯有关的构造,通风,等有关的专业术语安抚我们。有个大爷不断的想提出他的建议,实际上只是吵。还有位女士用另一种途径也在联络维修。
时间似乎不久,但又很久,中间有位工作人员跑来看了一下情况,然后跑开了。我看不到他的身影,询问了俩回朋友,“你确定他们来了?”朋友回答是。提振了心神,但又想,重庆这么多电梯,就算有片区,会多久来呢?
实际上,我们都已经汗流浃背,箱体的玻璃壁上都出现了水雾。哭泣的宝宝很快被冷静的父母安抚了下来。我也开始感受到身体有一种轻微的虚脱也许是慌乱带来的无力感。我能看到上方来来回回的人群的腿,只能看到他们的腿。
键盘处的小伙声音坚定,清晰,冷静。后面的老太太忍不住的抱怨,父母柔声安抚宝贝,其他人沉默中,感受温度不断上升,汗湿衣衫。
空挡里,聊了几句各自经历的电梯掉梯的经历。
没多久工作人员赶来,手动调整电梯下行,从二层缓缓到一二楼中间略停片刻,我却感觉很漫长。从还能看见别人的腿,到陷入黑暗,感觉好漫长,然后缓缓到一层,到门终于打开。小伙喊到,“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的出!”,我们出来了。。。
我们走出来,大松一口气,擦着汗,工作人员在门口一个劲的道歉,说辛苦了。我拿起手机记录这个“意外时刻”,却事后发现忘记点开“录像”。
三人回顾这个瞬间,都不约而同的提起,挤进来时就有“估计超员了”的感受,但预计的“滴”的警报声没响,(我们就在靠门边,是可以选择出去的),在门超出平时的关门时间,和片刻的关门卡顿里,都内心瞬间不安了一下,但都选择了侥幸。
出站时,工作人员小姐姐再次拦住我们,一边道歉一边送我们人手一瓶水。
朋友说,地铁里这么多人,她怎么能认出来我们。我心想“经历了这一场,我们此时此刻怎么都带着慌乱,与匆忙从容的人群已经的不一样了,状态”
事后想起来,卡在电梯里,发生了联络不通,电梯里电话打通后,
1 电梯内电话对方听不到这边在说什么。
2 隔空指挥常按1层键,无用,电梯不动。(我这会想起来小哥说什么了,小哥说,大家不要慌,不要担心电梯会掉。我就是干这个的,现在的电梯都有坠落保护,不会发生的……”云云。
3维修的人员过来后,首先选择微微起开了箱体门缝,瞬间有了空气。我忘记了谁,在提醒我们,不要靠着玻璃门,不要向外扒门伸手等。
4 姐们说她旁边的那个老爷子,后面就站不住了,在中间但伸手撑着电梯壁。说实话,虽然前后时间不长,奈何人多天热,密闭空间,升温超快,时间久了真会有事。
最后,虽然是小事一桩,但却让我身临其境的体验了一把意外。
我们三人一致决定,今后,能少坐电梯就少坐!如果超员,再着急也不硬挤了。(这次确实有点)
(感谢,感谢小哥,他啥样我都不知道,但听声音就像军人一般让人安心。
感谢那冷静的父母,感谢另外的一位小姐姐,一直也在用她的方式解困。
感谢重庆地铁迅速的应对和解决。小姐姐一个劲的说对不起,辛苦了。
感谢上天,没有谁,就不应该有意外,也没有谁,遇到意外就百分百就应该平平安安。
感谢上天,让我遇到这个意外,感受无常的本质,更好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