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新绛中学公众号就发布了筹建校史馆的征集令。
我们第一时间就转发了,可是后来有人回复此文被删除了。问了团委璐瑶,原来是修改了时间,今天完善后,她第一时间转发了我。我看到其中加上了学校地址写的是“峨嵋路”,其实新绛县的街道命名早就规范成“东西街南北路”了。交流过程中,我突然对校史馆的筹建感兴趣了。我觉得在校期间能参与校史馆的筹建应该意义非凡,责任感更强了,我编辑了一段话,转发了朋友圈:
即将迎来120周年华诞的新绛中学,筹建校史馆,隆重征集学校发展历程中的老物件。
在新绛中学学习工作生活过的老校友及家人,新绛中学这块热土上一定留下过您有意义的物件或故事。新绛中学校史馆愿意与有心有爱的新中人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铭记我们的奋斗历程!期待您的参与和建议!
这段话得到了领导的认同与同词转发,更有信心了。
我有点迫不急待想要参与这一工程了。因为真的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今天很多工作注重留痕,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看得见的痕迹会成为真正的记忆汇入历史长河。过去的时光从哪里找寻?记忆与痕迹重逢才能引起共鸣,才能成为历史永远铭记。
走过了120年的峥嵘岁月,在新绛中学学习工作生活过的师生员工校友成千成万,这该是多么厚重的历史。重新清晰这段历史,见证这段历史,都是无上的荣光与幸福。希望能参与做成这样一个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