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封信——你,凭什么?

生活中有些话经常会听到,有些话会暖心,有些也会伤心,我这里有一句……


凭什么


这句话可听的太多了

抱歉我有事脱不开身,你能帮我拿一下快递吗?凭什么?

我出去几分钟,能麻烦你帮我看一下东西吗?凭什么?

我没带课本你能借我看一下吗?凭什么?

别人休息的时候你能别那么吵吗?凭什么?

你能不能别一直玩游戏了?凭什么?

一起租房子你能不能也打扰一下卫生?凭什么?


你能别说那么多凭什么了吗?凭什么?


不得不说,一开始对于这句话我非常讨厌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就不能简简单单的吗?打扫卫生是自己的义务,帮别人也是举手之劳,别打扰别人这也是起码的道德规范……我不清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把“凭什么”这句让人厌恶的话挂在嘴上还不停地让他人更加讨厌自己(T ^ T)


也许是社会的快速进步让我们只着眼于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道德教育,人们都知道,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但是现在社会上有多少消息体现着“升学率和考试成绩最重要”?


当学生成绩和老师绩效工资挂钩的时候,有多少老师仍会坚持于“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种传统教育观念呢?我承认,如今的学生比以往能考更高的分数,能上更好的中学、大学,但在这背后,有多少学生思考过一个问题——“我只是考试好还是学习好”呢?


我们从学生时代经历过来以后发现:有的人学习不好但是考试成绩高,有的人努力学习但成绩并不理想。

其实,学习和考试就是一对相反的命题,这个问题我会在明天写……

在深层次的原因是,对学生非智力的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孩子们同理心的丧失,一个孩子没有同理心,就没有理解他人的能力,更谈不上去“爱”他们。


但是,任何事物都不会是一方面的,这句伤人颇深的“凭什么”也是这样。


社会在进步,必然要求每个人各司其职地努力奋斗,不可避免的会导致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社会节奏的加速,而对应于每个人身上的体现就是:疲乏。进而我们会下意识地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面临求助时,我们视而不见。

面临困难时,我们跟随他人。

面临抉择时,我们盲从同辈。

面临低谷时,我们不愿改变。


我想,也希望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在碰到这些情况时,问自己一句:“凭什么?”

你凭什么安于现状?

你凭什么追随他人?

你凭什么放肆未来?


我们每个人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对自己,对家人都有着不能推卸的责任,我们必须努力!


下次我们再冷眼旁观,放弃未来,安于现状时,我恳请各位,问自己一句“凭什么”


本文第二天发在公众号:伍更君

朝生暮死宜努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