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全是“港独港独港独”的新闻,我所关注的各大公众号置顶的消息都是自媒体运营者对待这件事的看法,正好这两天在香港,但是没去舆论标的school港中大,也没去处于风口沦陷的港城市,所以自动为那位独自对抗“港独”分子的小姐姐点个赞,接下来文章想要分享的是我的印象香港,第二次来了,你好,香港,你好,鎏金的音乐盒。
香港,这个镶嵌在中国本土,却有着迥异社会形态的城市。作为中西文化汇流的据点,高度的文化差异让这个城市平添几许神秘,香港短暂的两日,逛走+会友,顺便跟来港已有十多年的阿姨见了个面。晚间的交谈,多是来港感受,以及和内地的诸多不同。有两个小细节记忆犹新:其一,在路上走的时候,谈到家人不知何原因触到笑点,在马路上一时有些失态,阿姨马上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笑声戛然而止;其二,香港马路狭窄,简单的拉扯小动作,都会阻挡行人匆匆的脚步。和阿姨聊来港多年的生活,我在想,来香港定居的内地人,或许都经历过一些不为人知的艰辛。除了少数的幸运儿能在这个繁华的都市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出入豪华写字楼,享受华丽的人生,大部分来香港的内地人,都是靠着汗水和谨慎,慢慢扎根于此。以至于多年后,那种最初刻意的融合,已经变成骨子里的习惯,至此,也慢慢变成了香港的第一代移民。
晚上简单的在阿姨家吃了一顿饭,也和我的两个小外甥熟稔起来。还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最初我的普通话小外甥表现得非常茫然,而他们说的粤语我更是一脸懵圈,没办法,两个小祖宗居然在餐桌上开始了英语对话,此刻不得不说香港的基础教育,英语是每个学生的必备技能。虽然小外甥对普通话有点儿茫,但是用家乡话沟通可是妥妥的。真相被揭穿,我都乐了,和一位小港老大说宁波话,场面也极其生动有趣,毕竟你妈妈我阿姨可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吖!
ps此处纯素颜哈哈哈哈,记录你们的顽皮❤️。
因为是简单在香港过个周末,昨天言简意赅直奔目的地香港大学。一直以来就想去看看香港大学,虽不能就读于此,遗憾也是一种情结嘛。缘于殖民地的特殊性,香港大学一直以来就是英语教学,校园内的指示牌,告示栏等皆用英语标识。香港虽然不大,但是香港大学却有面积比较大的校园,且校园内还有一站地铁。
周末的校园依然很安静,人不是很多,教学楼也完全开放。和香港路人的行色匆匆不同,这里的步调相对缓慢,看到了周末模拟圆桌面试的MFE班(简直是风景啊),走廊的一侧有很多供休息的桌椅,每一桌都坐了人,年龄各异,无一例外地看书,学习。港大有很多年代久远的建筑,本部大楼、大学堂等都被评为香港法定古迹。建于1912年的大学本部大楼,是校内最古老的大楼,也是香港大学的地标建筑。
在港大,还看到了纪念二十多年前的那段不为人知的学生运动的纪念雕塑,这也充分反映了这个学校对思潮的兼容并包。
昨晚上在维多利亚港,我静静的吹了一会儿风。眼前是维港最经典的夜景,霓虹灯闪烁,配合波浪对灯光的反射,两旁是香港最繁华的写字楼,快9点,仍然亮着光,那是这个城市发展的原因,也是他们在这个城市奋斗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