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而孤单的宇宙

——评电影《蓝宇》底色与镜头

《蓝宇》的导演关锦鹏,无疑在这部电影中,讨论了一个十分敏感,尖锐但实际的问题——男同。但在电影中,我们不应该用普遍偏见的眼光来予以看待,而是应该从中发现,它真切的情感。在本片中的镜头与影片底色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二。

一来是电影的色彩。我们可以发现,全片基本的底色,大概分为三类——暖红,淡蓝和银灰的原色。

暖红色在片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在蓝宇与陈捍东相处的片段中,十分常见。在影片开片,一直到两人决裂分别,后者要走向虚伪的婚姻,来试图解释一切之前,底色都是一种暧昧的暖红,弥漫在二人之间。我们可以见得,两人彼此之间的融洽,以及情愫的萌生。陈捍东也这样开始渐渐走入蓝宇的生活,并且对他开始各种无微不至,甚至赠房赠车……

暖红色本身就揭示出了,这部影片的主题——真爱。两人很明显是契合的,是和睦的,是超越世俗的。所以导演给出了这样一种色彩,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一种认可,一种赞同,对真爱的歌颂,对真情的拥护。这是被时间认可的,生活中温暖平和的常态。

但当二人分裂,陈捍东重新想要来试图证明自己的时候。他步入婚姻,在与那位女翻译官的相处中,生活中的一幕幕都走向了一种憔悴的原色,一种略微泛着银灰色的锐色。

我想这应该就是“现实”,骨感的让人失落。这不仅是对于,大到为是否要孩子;小到为抽烟,股票等小事出现的分歧的侧映。到像是本身就暗示着——这样的“现实”更像是一种折煞,一种敷衍。陈捍东是无法欺骗自己的,是无法解释这一切的——他只适合男同,他离不开蓝宇。这才是现实。但男同又是多么备受争议,常人看来,又是“不现实”。这种思想上激烈的矛盾,在同样尖锐的底色中,体现的无声无息,又淋漓尽致。陈捍东在犹豫,在被撕扯。

最后的淡蓝色,让我一度有些不确定。但我突然想到,情感色彩学中,蓝色意喻着忧伤。两人重逢之后,即使再度恢复往日激情,同床共枕,相拥谈话,在雪天里清唱情歌……但在淡蓝下看起来都有种忧伤,有种冰冷——伤痕有过了,即使结痂痊愈,但也留下了印记。这对结局的悲剧,无疑开启了转折与暗示,以及一种“不得已”的收尾。渲染出了爱情脆弱的一面。

为什么说是不得已?是啊,再这样下去,都快而立的蓝宇,与已中年的陈捍东,他们能如何改变、延续这一切?唯有死亡,是最好的解释。

二来是电影的镜头。有几处中,导演在表现人物对白的时候,都没有立刻使用常规电影中都有的对打镜头。而是使用固定镜头,只对准一个人的脸,然后只让另一个人有一角度的头,或是直接只出现声音。例如两人一夜缠绵后起来的早晨,和蓝宇即将前往美国深造的的片段。

有话有声但无人。这本身,就是导演想表达的一种命运的捉弄——我们想要在一起,但在一起又不承认,不在一起又不自禁地想念。这两个人始终都是迟到的。被现实定义着,总是有那么一段距离格挡在其间,让彼此无法靠近。

这种相爱相杀,事实证明只要有爱,都会发生——真爱的形式是固定的。两人同样都如此忧伤和孤独。因为他们本身的取向。可还有未完的现实,荒唐又不得不来面对。所以最后,那车上的快镜头,也意味着,生活还要继续。陈捍东从头到尾的独白,也让这梦一般的情,成了永恒。

所以他们俩,只能在蔚蓝而孤独的宇宙里活着——这个只属于他们的次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钙片里的扛鼎之作---《蓝宇》。当年刘烨和胡军凭借《蓝宇》拿遍了各大电影节的影帝奖项,那个时候,...
    舒克_舒克_开飞机的舒克阅读 15,813评论 0 2
  • 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物质越来越丰富,选择的食物也更多的,不像以前那样只要有吃的,随便吃就好,也不管对身体好不好...
    ByeNy1阅读 796评论 0 0
  • 至善的人,是不知道恶的。因为当人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恶,就不再至善了。 至善的人是不存在的,至恶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所...
    Daisy_R阅读 279评论 0 1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成为尼采。只读万卷书,不行万里...
    带着美食去旅行阅读 285评论 0 0
  • 我们挤在长长的车站里,你拉着我一直走到了另一个世界的边缘。我们放开手,冰冷的火车吞没了你。你假装没有看见我的悲伤,...
    一根飘啊飘的羽毛阅读 286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