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各行其是,创造了这个世界的奇迹,也带来了许多隐患。正如你打开空调,想到的是多承担一些电费,但这绝对是炎炎夏日的降温神器。但你或许想不到,若是火力发电,你的行为将导致发电厂排出滚滚黑烟,也不会想到与开采煤矿和运输煤炭相关的环境成本和工伤问题,即所谓外部效应。
那么,什么是外部效应呢?当某人实施某种行为时,其他人被迫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一如楼上装修,那么装修的噪音就是外部效应;隔壁驱赶蟑螂,那么蟑螂逃难到你家就是外部效应。
当然,外部效应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举个例子,有两种汽车防盗锁,Club防盗锁和LoJack装备,让我们来对比这两种锁带来的外部效应。Club方向盘锁,体积不小,格外显眼,就是非常明确地告诉偷车贼:我的汽车很难被弄走。偷车贼也不傻,与其花费力气跟装了Club锁的汽车较劲,不如偷那些没装锁的。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使用Club方向盘锁的邻车被盗的可能性更大,形成负外部效应。而LoJack装备,不会阻止偷车贼偷走你的汽车,但却可以帮你快速找回失窃的车。一般被盗汽车会被开进地下拆车厂,将其拆成零件并销售出去。使用LoJack防盗装置,情况便有趣了。盗车贼直接开着赃车去拆车厂,便是直接引警察到犯罪现场;若不直接开着赃车去拆卸,而是先驱车到某个停车场,在那里放上几天再回来取车,那么警察要做的就是守株待兔,直到偷车贼引他们找到拆车厂。任意给定一个城市,装有LoJack的汽车每多1%,该市被盗汽车就会减少20%,由此为其他汽车也带来了正外部效应。
由此,我想到了前些天和闺蜜卧谈,聊到了公益慈善的事儿,似乎也是如是道理。闺蜜有一师兄,博三在读,希望对一些贫困孩子做定向资助。乍一听,这事儿是可以带来正外部效应的,这也是我当时的反应。但闺蜜却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定向资助执行过程中要考虑的事情太多,选择被资助孩子的条件是什么;定向资助什么项目(例如只资助学业还是更多);如果出现定向资助以外的项目该如何(如果只资助学业,那孩子或其家人生病住院是否资助);如何监控资金给到孩子之后的流向;甚至更严重的,孩子是否会因为资助变更本性等等。听罢,我认可这位师兄善良的初衷,也担心执行中是否会有诸多漏洞,是善得始终还是好心办坏事,我一时无法言说。
回过头来,我倒觉得他俩的行为模式,可以相辅相成。这位师兄的执行,闺蜜的思虑,如果可以综合,公益这件事或许可以试试看。
事件初衷和结果,隔着不完全可控的过程。而这不完全可控的过程,亦可能导致不一样的事件结果和外部效应。但因思虑再三而踌躇,或放弃实践,就不可能创造想要的结果,不作为本身也可能产生外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