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浏河春色里,觅诗远足到清明——徒步小溪河散记(五)

去前年我花了7个假期的时间(前年五一、端午、去年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从浏阳河入湘江口起,沿浏阳河(包括上游的大溪河)岸边徒步上行,终于到达了浏阳河源头。

今年清明小长假,我乘车到达浏阳市高坪镇双江村,沿小溪河徒步上行,4月6日下午到达株树桥水库管理单位大门口,之后乘车返回长沙市区。

以往每一段行程结束后,我都以散记的形式,在自媒体上发布了图文,介绍了沿途见闻,这次也不例外。下面分享的是清明节假期第二天第一段行程中的所见所闻。

4月6日一大早,我找车坐到前一晚上天黑时走到的地方——高坪镇石湾村蔡家组,接着沿河往上游走。

到8点过,小溪河边上已经有钓鱼的坐着了。天气晴朗,天空有淡淡的白云飘着。

对岸的天空有喷气式飞机飞过,留下两道白色的柱状物久久不肯散去,仿佛是从对面山顶上升起的。

前面出现了一座大桥,走近了才知道是石湾大桥。该桥是双曲拱桥,名叫石湾大桥。桥下有一座滚水坝,坝的中段有溢洪道,白花花的河水从溢洪道挤下,发出轰轰的水响。因为坝中段溢洪道的水流不太大,有钓鱼的大胆站在中间,把钓竿伸到波浪较小的地方。这样钓鱼还是有点风险的,应以安全为重。

坝的一端安有钢管,河水经过提水后,在强大压力作用下沿钢管流到附近的田园,作灌溉用。

因为桥下筑了坝,拦蓄在坝上游的水形成了很宽阔的水面。

离桥头不远,有一棵古樟树,树龄近两百年了,旁边农家粉刷过的墙上画了一幅山水壁画。这画放在大城市的美术馆里可能不怎么样,可在这偏远的农村,却显得格外好看。

年代更为久远的古树生长在距此仅几百米的地方,距今已经有428年了。庞大的树冠遮天蔽日,筛出一地细粹的阳光。

这附近建了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是两个紧挨着的半球形建筑。我没有进中心去,听在不远处游玩的游客介绍,中心里面别有洞天,有些看头。

一个高台的四边直墙上画着巨幅的山水画。沿河边还建了一条数公里长的绿色健康跑道。

这一段河道平静如镜,垂钓者不管能不能钓到鱼,只静静坐在河边悠闲自在地待着。

又大片鲜嫩的油菜花热烈地盛开着,把那两个球形的建筑作为背景,画面满有意思的。

再往上游方向去,从小路走上一座小山头,偶遇一个花炮厂,平坝子上晒着好多还未填充内容的鞭炮筒。平坝一侧是生产花炮的塑料大棚。我在几个大棚之间转了一会,没看到一个人。起码有一个人看守吧,倘若有人悄悄进去搞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安全应该警钟长鸣。

我走一个出口离开厂,不曾想,竟走到了进厂前走过的一段公路上。由于导航出了问题,我不得不重走了一公里多的一段公路。阴差阳错的,由于走错这一段路,我却来到了浏阳河第一湾,见到了从未见过的千年古樟。

浏阳河第一湾转弯处的小山上,建有一个遐迩闻名的谢娘娘庙。

公路边建有一座两层楼的九曲亭。楼上对联是:湾流万代;石载千秋。楼下对联是:游目骋怀九风浏河一湾水;仰观俯察四方佳客千古情。

顺着九曲亭旁边的游道往上走,有浏阳河第一湾观景台,旁边就是谢娘娘庙和石莲寺。最值得一提的是谢娘娘与五子神樟的故事。

相传谢娘娘一生修道,终身未嫁无子,但她爱国忧民。

明朝万历年间,在参与一次驱逐倭寇的战争中,她身为将领,爱兵如子,同时认了五个兵士为义子,以鼓励其作战勇气。由于战争的惨烈,谢娘娘和她的五个义子都不幸为国捐躯。

她的五个义子为了来世躲避战争,总想寻找一个没有灾难的人间福地,灵魂化作了五朵彩云,在天空上不停地漂浮,终于飘到了浏阳高坪的上空,看到毛家湾这里山清水秀,仙雾缭绕,不失为人间福地,就在此安息下来,五人同时化为了同一棵香樟树。

后来谢娘娘得道成仙,得知五个义子在湖南浏阳化为了一棵神樟,就托梦给庙主曾达球,要他从广东带着她的牌位和香火来浏阳寻子。

清康熙六十年,曾达球从广东带着谢娘娘的牌位和香火来浏阳高坪,从此母子得以团聚,当地人在此樟树后面建起了谢娘娘庙,这棵樟树日夜守护在义母的庙门口,人们就把这棵香樟树叫作“五子神樟。”又因为这棵香樟树长有五根主枝,很像人的一个大手掌,也就叫“五指神樟”。

挂在古樟树脚处的古树名木保护牌上显示,这棵五子神樟在2020年已经达到805岁了,到今年就是810岁。也就是说,公元1215年就有这棵古樟树的幼苗了。那时还属于元朝统治。而明朝万历年间是指公元 1573年至1620年这个长达48年的时间段。

上述这个故事有点离奇,光时间就对不上,却反映了人们对谢娘娘及其5个义子的怀念之情。

在古樟树脚四周,当地文旅部门设置了多块方形展示牌,介绍《樟树的经济价值》《有关樟树的诗文》《樟树历史起源》《樟树简介》等资料。

石莲寺的大门紧闭着,穹顶门两侧楹联内容为:莲花常献瑞;古树总宜春。这棵特别长寿的古樟树远近闻名,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前来观赏、膜拜。

我到那儿的时候,碰到一支骑自行车长途旅行的队伍,他们也把自行车停在公路边,爬到谢娘娘庙里看看,拍下与古樟树的合影以作纪念。

古樟树已历800多年,世所罕见,见惯了小溪河上的风雨,也见证了八个多世纪人世的变迁。神樟经历了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国的朝代更替,再到新中国76年,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多少血雨腥风都已平息,多少昔年往事都成了云烟。这棵古樟如有神助,躲过了几多天灾人祸,送走了多少暮鼓神钟。如今的神樟仿佛又焕发了青春,枝繁叶茂,仿佛几十代同堂,家族兴旺,瓜瓞绵绵。

离开谢娘娘庙,我来到小溪河坎上的公路边,往前走不远,看到两根粗大的引水管道,这是把浏阳河南源小溪河上株树桥水库的水引到长沙市区的大型引水工程中的一段。

据了解,这个引水工程采用重力有压流输水方式从株树桥水库引水至长沙,2005年10月开工建设,2010年8月29日正式通水。输水管线全长98公里,横跨4区2县(市)14个乡(镇),目前沿途输送至浏阳经开区金阳二水厂、廖家祠堂水厂、新河水厂、秀峰水厂。

乡村公路一侧,是大片的油菜地,有的已结实,有的还在开花。

从河边的乡村公路上往河对岸看去,可以看到那个由两个球形建筑组成的游客服务中心。

小溪河平缓而清澈,仿佛碧水深潭。两岸草木都已长出鲜嫩的叶子。蓝天白云映在水中,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来到石湾村河口组,眼前是一大片地膜和油菜籽地。

再往前走,河对岸出现一条公路,那是花炮厂外出的通道吧。

对岸的小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粉白的野花。

石湾村上兴组的小溪河上,建了一座拦河构筑物——青龙坝,水库里的水用于灌溉和发电。

前面是浏阳市兴龙水电站。从电站防汛及安全生产责任公示牌上,了解到该电站装机容量500千瓦,1999年9月投产发电。设计水头2.6米,库容为80万方。综合利用功能为水力发电和水利灌溉。

过了石湾村下邓组,我来到株树桥村。株树桥村是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长沙市民饮用水源地株树桥水库大坝就在株树桥村。

前方有一座涧山大桥,桥头一侧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铭刻了捐资修桥的村民姓名。

往前走,经过一座钢筋混凝土小桥,看到民居相对集中,这就是株树桥村所在地了。

这是河边上的一块农家菜地。

株树桥村平安片燕窝组、乱石组,来到株树桥水库湿地。由浏阳市人民政府2014年11月20日立。

株树桥村新湾片新湾组,看到株树桥水库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成果示意图。

由于株树桥水库是长沙市区的饮用水源地,水库管理部门严禁未经批准进入水库水域范围。

所以,我的这次徒步旅行就到株树桥水库管理机构大门口结束。时间是4月6日下午两点左右。

经水库管理单位大门口保安提示,我下一个假期徒步旅行小溪河,要从浏阳市区坐车到沿溪镇,再转车到小河乡,从株树桥水库管理与保护范围以外的河岸开始往上游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