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刚过去,孩子们手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压岁钱。这些寄托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还有各家亲戚良好祝愿的压岁钱要不要打理呢,如何打理呢?
有的父母可能对孩子充分信任,让孩子支配。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孩子,压岁钱我给你存着,以后你要用时给你,或者买学习文具。这个我们小时候尤为常见呢。
还有的:我给你开一个银行账户,以后你的压岁钱或者平时攒下的零花钱都可以存里面,还有利息,养成储蓄习惯。
当然也有的家长可能会选择保险公司的压岁钱计划,积少成多,以后可以做教育金,可以培养孩子持续投资习惯,比如我就是这样的懒人打理型家长。
方法其实有很多,就像有位作家说过:在生活这个大学校中,靠的是经验和智慧,让孩子今早地体验生活,只会对他们的未来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财商培养,不只是成年人的事情,而是每一个孩子应该正确认识金钱:知道钱是挣来的,知道强制储蓄,知道理财可以把钱变得更多,知道不应该浪费……但是最重要的是明白延迟需求让自己更了解自己。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曾经在一群幼儿园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还有饼干。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点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过程非常煎熬。有的孩子为了不要去看那诱人的棉花糖捂住了眼睛或者转过去背对着,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辫子,有的甚至用手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了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子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
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于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十五分钟。
其实我们理财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延迟满足需求,以便能够长期地实现想要的生活方式。小孩子的压岁钱打理同样如此,放弃当前随意花钱的快感,放弃眼前的诱惑,学会等待和忍耐,是对意志的考验和锻炼,才能最终拿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奖赏。
从欢喜3岁开始,每周就给她10元零花钱,散步的时候允许她自己带点零钱,看到喜欢的东西自己去买,如果金额超过带的零钱,就和爸爸妈妈商量。压岁钱呢也是选择教育金类的保险,所以有时候她会一本正经的说:妈妈,我的压岁钱你都给我存起来,以后上大学就用我的钱,我想赶快长大。有时候真的觉得做一个“有钱的宝宝”真的挺好。
财商培养,真的不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早点养成“富人思维”,方能在心中种下放大未来格局的财富观。很多家族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其实传承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对待金钱的一种态度和技能。
2019,何以解忧,唯有暴富,那就从财商提升开始吧。
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添加我的微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