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参加了得到大学的面试

中秋节的第二天,我却不敢出门,不是因为怕堵车,而是要等待得到大学面试官的远程面试。

为什么要报名得到大学?

原本在跨年演讲上听到罗胖提到首届得到大学,全国才录取50人,知道录取率很低,认为遥不可及。

后来发现,我们律师事务所好几位律师都被录取为不同期的学员。

让我看到得到大学似乎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似乎也有希望“手摘星辰”。

虽然得到大学三个月学习期的学费也要1万多,似乎也不算便宜。

但是,听说三个月的学习强度很高,诸多线上课不说,每周周末都有线下课,并且倡导分享,相互学习,这无疑是难得的一次历练机会。

所以,这次看到2019年得到大学秋季班招生之后,果断填表报了名。

得到大学的招生还很严格,至少环节还挺多。

至少有5个环节:提交申请表、初选、面试、推荐人核实、录取。虽然不需要过五关斩六将,但也要通过初选、面试以及推荐人核实这三大关卡。

9月6号报名,9月7号就收到初选通过的通知,没几天就可以网上预约面试。

好不容易才预约到一个面试时间,定在9月14号也就是中秋节次日上午10:00~10:20之间。

付费学习还要面试?

我想“得到”也是在筛选真正有意愿终身学习的同学,同时也让真正入学的同学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这也让我对入学多了一分渴望。

面试什么内容呢?

原本有些忐忑,但“得到”似乎也很人性化。

提前一天公布了四五个题目,可以提前准备。

主要分为企业行业方向、个人能力方向、个人价值方向三个方面。

当然,得到的招生老师说的也很明确——参考的问题,并不是面试官会问的全部问题,但也还提醒了一句,对面试准备的充分程度,会影响您的面试结果。

今天整个过程下来,大约面试了十四五分钟。

主要问了我三个问题。

第1个问题,介绍一下自己的职业经历。

是职业经历,而不是整个人全面的自我介绍。

我只谈了我的职业,不过说说从律所到房地产公司,再回到律师事务所从事房地产和公司法律事务的简单历程。

老师也追加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在房地产公司工作期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

第2个问题,如果分享一节课你会分享什么?

这是准备的参考问题,所以我回应我会分享房地产法律风险防范的问题,侧重于讲其中的一个小点,比哪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防范。

老师也追加了一个问题,除了我讲的这种法律争议之外,还会有哪些常见的房地产法律争议?

第3个问题,除了分享专业的法律问题之外,你还能给你的同学什么独特的贡献或者价值?

这也是之前参考问题之一。

我似乎看到前面的回答占时比较多,所以这个问题我回答得最为简略。

我引用了蒋勇律师的一句话,分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知识、第二是技能、第三是思维。我也希望带给同学们带来思维上的转变,因为经过近几年的学习,我自己的思维上面也有很多的突破和收获,比如一些房地产投资的财商思维,比如透过一个行业寻找利基市场做行业律师的行业思维等等。

因为很多事情没有做,并不是因为是行动力不够,而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做,或者是思维没有打开。

所以,我能够分享的,就是和大家思维碰撞、也希望能够碰撞出火花。

一场面试结束后,我也反思自己的优缺点。

那么,总体感觉是,自己有所准备,但准备的也不算太充分。

准备较好的,是自己对于分享一节课分享什么内容,介绍的还是比较详尽,思路也很清晰。

准备的不太充分的是2点,一个是职业经历自我介绍,一个是为同学分享独特的价值和贡献。

前者的话呢,我觉得我可以自己借鉴三个标签的自我介绍作开场,先全面的介绍自己,然后重点介绍自己的职业经历,这样会给老师一个全面的立体的印象。

后者呢,是分享的独特价值,我觉得可以稍微分享详尽一些。

因为自己担心时间紧张会超时,但实际上呢,还是可以讲一些具体的故事,或者哪怕是一个点的详细描述,否则无法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呢,我觉得自己多年没有面试了,准确的说没有被面试了。

有这样一次面试,也让我更加能够从考官和学员两个角度去深入思考,那就是

——如何通过一场面试让自己脱颖而出。

似乎,我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虽然还有后续环节,结果尚未可知。

但至少通过面试本身,我也有所收获。

(后记:9月16日已收到“得到”通知,坐等最后一关)


image.pn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