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是一份资源,作为家长的我们,不仅要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还要善于捕捉孩子学习生活中的错误,要从孩子的缺点中发现潜在的闪光点,通过巧妙的引导,发现错误背后的“美丽”。
一.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当孩子犯错时,不可只看缺点而进行批评,一定要冷静的分析,力求发现错误背后的闪光点,哪怕是一星半点,也要用心去引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个“四块糖”的故事:一天,陶行知得知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陶行知一看到王友,就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第二颗糖:“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第三颗糖:“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第四颗糖“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陶行知先生并没有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处罚学生,而是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进行表扬,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虽没有批评,但比批评的效果更好。
二.了解孩子内心的渴望
孩子的内心都希望得到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他们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不同的需求或原因,我们要真的“看见”孩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因势利导,了解孩子内心的渴望
小石头今天一到家就愁眉苦脸的,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石头的妈妈下班看到孩子这样,心疼的问:“怎么了?心情不好。”石头愁眉不展:“作业太多了。”妈妈那火直接被点燃:“作业多,谁的作业不多,就你多啊。看看你的成绩,才考多少分啊,你还嫌作业多,还愣着,还不抓紧去写。”连珠炮的一通,小石头无奈的抓起书包写作业。
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或许结果就会不同。每个孩子内心都是积极上进的,都想成为好孩子。孩子说作业多是因为孩子想写完,想写好,孩子的抱怨很正常,他的抱怨只不过是想得到妈妈的认可。这时候的我们可以表示一下同情:“是啊,作业真多,要不先歇会,在从最容易的写。”你的认同,让孩子感觉你懂他,为了你的那份懂,孩子也会用心地去写作业。
三.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
面对孩子的错误,在批评着急之前,先了解一下孩子的行为动机,很可能发现孩子错误背后的优点,因为孩子的心理不成熟,不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成绩而撒慌的孩子,我们要看到他的内心,其实他是对自己有要求的,是有目标的。要求自己进步,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还不想努力,于是就撒慌。这时候家长明知孩子汇报的成绩有水分,但是也不要当面戳穿,往往他告诉我们的分数,就是他对自己预期的考试结果,我们就多在这科上关注孩子,帮助他达到自己编造的分数。这样既肯定了孩子,又保护孩子的自尊和上进心。
爱顶嘴的孩子,家长都不十分喜欢。如果我们理解孩子的争辩是为了获得父母对他的重视,就会重视孩子的行为。可以先对孩子的观点表示理解,再说明其中的道理,让孩子心服口服。爱顶嘴的孩子不是蛮不讲理,而是语言表达能力更强,做事更有条理。
一个缺点背后,必然藏着一个优点,一个错误背后,必然藏着美丽之处。做父母的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努力发现错误背后的美丽,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