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盛世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仁宣之治。而仁宣之治少有提及,值得重视和深思。
仁宣之治的核心是官制的确立。首先是对皇帝角色的自我定位。明初,皇帝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有着显著的调整和变化。朱元璋和朱棣无疑是暴君,是专制皇帝的突出代表。同时,他俩也是十分勤政的皇帝,常常事必亲躬,夜以继日。而事实是,皇帝越操劳,君臣关系越紧张,社会矛盾也越突出。到了仁宗即位,他不得不采取一些仁政复苏的政策,舒缓了一些君臣矛盾和社会压力。但仁宗在位时间只有一年,很快就死了。到了宣宗即为,皇帝角色的定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宣宗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个人爱好上。他爱好绘画、书法、诗文、田猎等等,爱好广泛,样样精通。他还喜欢斗蟋蟀,有着蟋蟀皇帝的绰号。但是,他绝不是一个糊涂的皇帝。他把皇帝的角色定位在立规矩,立权威上。所谓立规矩,不是立新规矩,而是按老规矩办,按常识办,守住政策的底线。所谓立权威,就是奖罚分明,维护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威权。而对政务,他基本上采取委托制。即委托给内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及其执政大臣和太监们。
内阁大臣的角色定位为服务型,本质上,没有权力。内阁大臣的主要任务是办理文书。即对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反映的要求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称票拟),供皇帝勾选和批红。而皇帝常常委托给掌印太监勾选、批红和加盖印章。只有加盖印章的文书,才有法律效力。内阁虽然是决策机构,但内阁大臣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也没有行政权;掌印太监没有决策权,也没有行政权,但有监督内阁的决策权;各个地方、各个部门的首长有行政权,但没有决策权;各科道有监督各地各部门行政的权利,但没有行政权。各个机构和人员相互牵制,又各司其职,确保政策的运行平稳而又高效。
内阁大臣的级别一般高于各地各部门的级别,但内阁谋事的全局性和服务型,决定了内阁大臣不能高高在上,只能俯下身子,参与社会服务和大酬唱。三杨都是文章大家。他们通过大量的诗文,广泛参与各级官员,社会名流,甚至底层人士的互动,联络感情,敷陈道义,相互劝勉,互相激昂,为朝廷和社会鼓与呼。
官员一般不会轻易调动。官员任职一个地方一二十年,六七十岁不退休,非常普遍。兼之三年小考核,九年大考核,它促使官员长规划,短安排,一步一个脚印,做出实绩。
总之,仁宣官制的基本特点就是放权。通过放权,充分调动各级官员,特别是主事官员、基层官员,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做好他们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国家不强加给老百姓另外的目标。这与朱元璋的洪武朝和朱棣的永乐朝也有不同。朱元璋和朱棣都有着较大的雄心,尤其是朱棣,北伐匈奴,南征交趾,派郑和下西洋,追求国家势力的扩张和强盛。而这样的追求消耗了大量的民力和财力,老百姓不但得不到实惠,反而苦不堪言,君臣关系紧张,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宣宗反其道而行之。他没有集中国家的资源办大事情,只求老百姓安居乐业,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责,反而成就了国家的强盛,成就了历史上少有的仁宣盛世。正因为如此,宣宗被誉为历史上英明神武的君王。
2018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