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教育家董仲舒说:“善为人师,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意思是说,要当一名好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又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注意以身作则,切实发挥“身教胜于言教”的无穷魅力。
1.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认真备好每一堂课,钻研业务,吃透教材,加强批改,耐心辅导,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孩子们身上。教师这样的行动可以为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榜样,同时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2.以身立教,以言导行
我国古语说得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证明人格感化是教育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以身立教,以言导行”,成为学生的表率。很多的时候,说上一万句话,不如自己亲身实践一次,教师在具体的行动中折射出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怎么夸张也不会过分的。
3.用炽热之心来感化顽童
教师的以身作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爱的艺术”,在这种艺术里,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行为。相关的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学生不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而且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爱能够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学生把教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这样对教师的教育就容易接受了。同时,学生信赖老师,也愿意向老师打开自己的心扉。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了教师,教师的言行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上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