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下定决心开始读木心了。一直认为自己对现代诗欣赏无能,管他是翻译的诺奖诗歌还是中文经典。
木心,改变了我的欣赏水平。至少,我可以开始读诗了。或者说,可能人在忧伤的时候更容易被诗歌打动。
1. 从意境情怀和情绪格调的角度,我最喜欢《论悲伤》和《乙辑》
长度上,两个极端。
论悲伤,二十个字;乙辑,小一千八。
正应了木心乙辑里的话,长文显气度,短句见骨子。当然,其他一些不长不短的也确实风韵有存。
《论悲伤》
不过我所说的悲伤
和别人所说的悲伤是两样的
最悲伤的事情也不过如此了吧!
我的悲伤不是你理解的悲伤
你的悲伤也与我的不一样
我们在同样的一个世界里
却谁也看不懂谁,呜呼哀哉!
仿佛那一年
我在漫天的大雪中
找一个昏黄的路灯
无助地坐在地上
抬头仰望雪片纷飞
泪如雨下
乙辑,就是一篇自然、社会和人性的长篇议论文。
木心短平快地击中每个话题,每一个话题的思辨感都极强。如果用杂文形式展开讨论,几万字也篓不住。
木心对物、事所持的都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所以他会宽纳每一种存在。
木心又是极度清醒的,所以他会看穿很多现象背后的诡计,一语道破。
2. 从生活情趣和人生状态的角度,我最喜欢《春汗》和《素描旅者》
一个人,背着行囊
或一个画板,或一把吉他,或一部相机
独行在《春汗》描绘的风景、人群中
偶尔驻足
巧遇佳伴
简素两人
熏香汗雨
当然,过上《从前慢》的诚恳生活
用余生
去爱那一个人
清晨,独自醒来
清晨醒来,门外传来法斯宾德对我这颗孤寂灵魂的怒斥:
"你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寂寞"
我也用尽全力向他嘶吼——
孤鹰翱翔的时候,在思考。
最后我想说,为了著名的烤猪脚,我特别想去德国转一转。(我喜欢这种瞬间破功回归现实的落差感,只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