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看过《让子弹飞》,时间太久完全忘记了剧情。或者说,以前看电影看书完全是一瞟而过,被表像的画面和词句带过,从没有思考背后的深意。
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还看过电影《霸王别姬》,类似这种带着文艺范儿反映历史的有些烧脑的电影,确实值得看得。
一大帮人在背后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付出了时间和汗水,力求诙谐幽默吸引注意力,又得有发人深省的话语启迪思考,真是不容易。
我不会写电影评论,但明白经典中每句话、每个场景、每个人的出现,都是有逻辑有安排的。目前,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主角张麻子,而是武举人。
他叫武智冲,是黄四郎的打手、团练教头。在影片中有这些剧情,整体来看,就更容易理解这个人了。
1、当新县长快到鹅城时,武举人和胡万一起给新县长送礼貌,还做出抓裤裆的动作,真是主子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2、卖凉粉的老百姓因为躲避六子在乱草堆里扒出的鸣冤鼓,碰到了武举人,随后被当球踢,完了还说是他自己扰到了武举人,最后还是被黄四郎设计死了。这个角色明显的狗仗人势。
3、和胡万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劲的说六子是好汉,捧高了六子让六子下不来台被逼自杀 ,达到目的后又第一个开溜。
4、在鸿门宴上和胡万合作杀了卖凉粉的。
5、当看到黄四郎的替身被擒后,立即倒戈,大声向群众宣扬黄四郎被抓,推波助澜,以假乱真。
6、替身被杀后,他提着替身的人头第一个冲破铁门,并将同样投诚但比他跑得还要快的旧友打死。
7、权利更替完成后,他能非常敏税的判断出自己应该消失,需要他的时候又确定自己可以出现了。
8、在张麻子让黄四郎自杀后还不解恨,说自己有九种办法让他死,很明显是个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小人。
汤师爷临死前说的两件事是什么事?我恁是没看明白,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