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最大的谎言

01

今晚我们先不谈育儿,先谈谈有关我们听长辈建议的事情。

当长辈们给我们建议,我们不接受的时候,他们常常会用这样一句话提醒我们,你得听我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但这句话是事实吗?

前辈的话一定是正确的吗?

当然是不一定。

没有人的话一定是百分之百正确。

有的时候,我们虽然不相信长辈的话,但依旧选择相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其实是因为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未知。

我们害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选择了前人指明的道路,觉得前辈们就是这样过的,难道我们不也应该如此吗?

02

可是,时代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的,长辈们的眼光和想法未必可以跟上这个时代。

我有个同事的儿子刚上大一,他已经开始去各大公司实习,对自己的未来有着非常周翔的计划。

我听到以后觉得很惊讶。我回想自己大一的时候也就想着拿奖学金了,至于工作实习,觉得那事儿距离自己实在太遥远。

同事跟我说她跟自己儿子聊过之后才发现,现在的孩子真的不得了,知道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世界变得太快了!

我心想,我跟同事儿子的年龄差距不算特别大,但我已经感觉自己的视野和对事物的看法已经跟他大不相同了。

那么那些跟我们的年龄差距超过二十甚至三十年的长辈们给出的所谓正确人生指导就非常可能不适合现在的我们。

03

在这里,我并不是说我们完全不要听长辈的建议,而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盲目地去听从。

因为有时候,我们的“听话”只是因为我们害怕挑战不同的生活。

维持跟前辈一样的生活似乎是最安全的。

我有位朋友,特别努力勤奋,靠自己的能力考上了我家乡一家银行。

她在银行做得顺风顺水,当然每天都是累成狗。

这时候,她的妈妈坐不住了,觉得女儿一直在银行拼搏,自家不过是普通的小康之家,做银行有时候需要很多人脉,她觉得女儿之后很难发展,而且银行压力大,变数大,不如公务员来得稳定。

所以,朋友的妈妈就开始劝朋友,一定要去考公务员。

朋友也挣扎过,但是觉得妈妈毕竟是过来人,稳定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她又如愿考上了公务员,只是她进的部门十分清闲,每天就是看看资料,喝喝茶,到了年底稍微忙一忙。

一开始她还算满意,毕竟不需要像以前那么拼命,虽然收入没有以前高,但压力少了很多啊!

就在她开始满足生活的时候,她得知同期一起进入银行系统的校友做了银行的二把手。

她带着些许酸味跟我说:“她申请位置的时候就她一个人,当然就是她了,如果我申请,一定也可以。”

这时候我已经感觉到她的后悔,她选择听妈妈的建议,放弃自己的曾经奋斗的事业,其实是害怕未知的未来。

而看到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拼出了新的高度,她便开始后悔自己所谓安稳的选择了。

听妈妈的建议会保证她暂时的安稳,可是这个时代从来都不会有百分之百的安稳,如果我们躺在以前的积累上不再增加新的能力,安稳是很难出现的。

有时候给我们安稳的并不是一颗安稳的心,恰恰是不安稳的心可以给我们安稳。

只有认清自己的情况,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找到真正的安稳。

04

说了那么,大家一定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而不是随波逐流,听取一些过来人的建议。

而我们之于孩子呢?

我们是不是也常常用过来人的身份去不停地讲大道理,苦口婆心,想他们听我们的?

可是人家呢?完全不想理会。

因为路终究是他们自己走的,他们比我们更了解他们自己。

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只是帮助孩子培养好他们的习惯以及情商,其他的事情不要交给过来人,交给当事人去做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间一点点过去,指尖在键盘间反反复复,作业依然未完成。我苦闷地问自己:“500字咋就这么难?” 于我而言,...
    悠游涵泳阅读 2,472评论 0 0
  • 今天初一,早上错过了师傅的早课,却迎来了晚课。 这就是所谓的缘。却少了份,101岁的大师和他的两个弟子,我们...
    __感悟阅读 1,625评论 1 2
  • 也许我是程序员出身,喜欢研究东西,当我想创业的时候,我也喜欢研究创业,小弟在研究了一阵子后,得到以下感想,不对请各...
    鱼笨自由阅读 3,660评论 1 9
  • 概念:三段论 什么是三段论?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式的推理,其基本逻辑是:如果一类对象的全部...
    随思录阅读 3,4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