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一代名将的悲剧人生,为何千年后仍让人意难平?

原创 公众号 摇落拾光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广,这位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西汉名将,一生征战七十余次,却始终未能封侯,最终含恨自刎。


01、天生将才,却生不逢时

李广,今甘肃秦安北人,出身将门,祖上李信是秦朝名将,就是追获了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

李广自幼善骑射,汉文帝曾感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然而,文帝的这句叹息,似乎成了李广一生的谶语。  

他勇猛过人,曾单骑追击匈奴射雕手,面对数千敌军临危不惧,以“下马解鞍”之计吓退敌军。

他的箭术更是出神入化,曾误将石头当猛虎,一箭射入石中,留下“射石饮羽”的传奇。  

然而,尽管战功累累,李广却始终未能封侯。

他的堂弟李蔡才能平庸,却官至丞相、封侯。

李广只能感叹:“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02、战功赫赫,却屡遭打压

李广的悲剧,部分源于他的性格和行事风格。

个人主义,缺大局观

李广与匈奴人交战,拼了命去打,勇猛有余,大局战略观不足。

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与皇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有才气,但锋芒太过,过刚易折。

治军简易,不拘小节

他为人率性的军队纪律松散,士兵自由散漫,虽能得军心,但也导致战斗力不稳定。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程不识治军严整,虽士兵苦之,却从未遭遇大败。 

自负其能,不善逢迎

李广性格刚直,不屑于讨好权贵。

他曾因霸陵尉的一句嘲讽,在复职后将其斩杀,显示了他的睚眦必报。  

杀降之祸,因果报应?

他曾诱降八百羌人,并全部杀害。

星象家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03、迷途自刎,悲英雄落幕

元狩四年(前119年),李广随卫青出征匈奴。

卫青因汉武帝暗示“李广老,数奇(命运不好)”,调他走迂回路线,导致迷路误期。

面对军法问责,李广不愿受辱,慨叹: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余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经六十多岁了,终究不能够再受到那些刀笔吏的侮辱。

说完就拔刀自刎。  

他的死震动三军,“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最后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这句感叹,道尽了怀才不遇者的共鸣。  

太史公司马迁评价李广:“其身正,不令而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虽不善言辞,却以行动赢得士兵的爱戴和百姓的敬仰。

他的悲剧,既是个人性格使然,也是汉朝军功制度的残酷体现。

怎么评价命运与公平呢?

千百年后,我们仍记得这位“飞将军”,而许多封侯拜相者,早已湮没在尘埃中。  

这是否也算是一种历史与时间的公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3,254评论 0 5
  •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彩、更辉煌的成长,我将开始这段刻骨铭心的自我蜕变之旅!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坚持阅...
    李薇帆阅读 1,878评论 0 2
  • 似乎最近一直都在路上,每次出来走的时候感受都会很不一样。 1、感恩一直遇到好心人,很幸运。在路上总是...
    时间里的花Lily阅读 1,333评论 0 1
  • 1、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 冒号后面是要写上一定的内容的(新手容易遗忘这一点); 缩...
    庵下桃花仙阅读 505评论 0 1
  • 一、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移动工具 【V...
    墨雅丫阅读 51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