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别激动,各位。这个答案不是你心里所想要的答案。
它的意思是我心中的答案。
首先,第一句是我今天的感受。但在说描述今天的思想之前,有一个故事,想讲的一个故事,也是会场上一位学习的妈妈的困惑。
这位妈妈是O型血,颇追求完美,原生家庭给他带来的感觉是不安全和有缺失的,所以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她发现孩子学习出现了问题,孩子逃避学习,不能承受压力等等。
她就问林院长:都说要接纳,但我无法接纳孩子的缺点,我只想改正它怎么办,如何能接纳? 林院长没有回答他,因为这是三阶段的导师班中半天的实际体验的内容,对于一个追求完美的焦虑的家长,如何才能用几句就说明白? 不可能的,所以林院长是智慧的,这个时候不说比说的好。
如何接纳孩子,或者别人?
作为我,一个频频谈感受的人来说,挺容易,这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并不复杂,因为复杂会带来挑战,这就不对了。
但是对别人来说,如何做到? 接纳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你对人生的体验是丰满还是刻板,
来自于你对人性的理解是感悟还是知识,
来自于你对对方的需求是愿意回应,
来自于你对他人是否真的会感同身受,
来自于你对别人真的愿意去懂他,
来自于。。。。
如果说起来真的很多,但最关键的不是对方如何,而是你会如何。
如果你携带着你的自我,你的追求完美,你将不能接纳你的孩子。
如何接纳? 新瓶必须舍去旧水。 我之前写过这段话,这是参禅中的“禅机”。
你去买一个新的杯子,你不会买一个有不明液体的杯子,你会选一个干净的,干燥的,没有被污染过的,如果必须买又实在没的选择,你会倒掉那杯不明液体,洗一洗再用。
不明液体,就是你的自我,你的判断标准,你的追求完美,如果你不愿意舍去这些,你不讲不能被倒入新的水,因为新的旧的在你心中不能相融。
你有是非的标准,你有追求完美的标准,而院长告诉你,“你要成为你的孩子后,才能引导你的孩子,但最重要的是接纳孩子不完美的部分”时,这句话进入了你的内在,你能发现它发生什么了吗?
你的信念在拒绝它,怎么办?
你还在一直问,要如何接纳,要如何接纳?
但答案就在你的眼前,你却视而不见。
因为你正在拒绝一个另外的核心的进入,这个核心在引导你去走进你的残缺的部分,但是自我不允许你这么做,因为那部分代表着秘密,代表着痛苦,耻辱,代表着一个黑暗的深渊,而一个魔鬼住在里面,你不能去打开它——潘多拉的魔盒,否则你会疯掉。
所以你在抗拒,抗拒放下那些可以被放下的事情,但你不能,因为放下就没了依靠,没了安全感,必须抓住,你抓不住你的老公——因为他是成年人,是强者,不容易被控制,然后你抓住了你最后的稻草,唯一的信念——你的孩子。
孩子正在折射了你自己,如果你放不下孩子,你就放不下你自己。
为什么不试一试?
你可以试一个月或者十天,你看看你的孩子发生什么了?
不,孩子什么都不会发生,但你发生了,有什么在你的内在发生了。
“空”发生了,旧的被舍去了,新的才能被注入。 一杯满的水,如何可以再注入? ——不可以,它会溢出。
如果你的评判,你的标准,你的思维完全充斥着你的大脑,你怎么注入新的?
不能,大脑会烧坏的,你吸收了一个理念,只会造成内在的抗拒,在搏斗——不是与别人搏斗,是与你自己。
不符合你的标准的,将被批判,最后被甩出你的脑袋——当垃圾扔掉了。
我经常说,融入当下,放空自己。 不是没有原因,我写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哪怕是分段,都是有目的的。
你会不停地往一杯已经满了的杯子一直不停地倒水吗?
小心的洞见它,水是生命之母,厚德载物的象征,但在这里,它成为了负担,因为水不停地溢出,而它也会责怪杯子太小,不能承得住。
你不会希望水的溢出,因为那是一种麻烦。
你的自我,你的思维一样是一种麻烦,它就像水一样在流动,只是你自己看不到。
小心得洞见,如果你的自我一直在作用,那小心,那你无法放下它,因为你不可能对抗自我,因为在某个层面讲,它就是你自己。
当你无法接纳别人,无法理解和懂得别人的时候,哪怕他是你的孩子,你的爱人。
只能说明一件事,你太“满”了。当别的意念,思维还在“入侵”到你身上,大脑中发生的话,你就会生气,愤怒。你会指责容器的不争气,也会指责给你思想的外来体。
“满则溢”这是自然的道理,“少则得,多则惑”同样是一个法则来着。 你需要去实践,去内观,去洞见你的内在,到底是什么在那。 才是一切答案的开始。
昨天太晚了,写着,写着竟然睡着了,最后半夜爬起来写完了。
今天需要补充的是昨天的主体精神,是什么呢?
用一个别人的眼光看自己,或者用现在的去看过去的自己。 开始分析:
1,随心所欲或者随性是我的众多特点之一。
2,我相处的比较好的几个朋友都是比较随性,大方,不爱计较得失。
3,经常和别人说:感性和理性并重。
4,夫妻生活渴望亲密的身体接触。
5,强的负面情绪自我消化和疏导。
6,舍去的能力
7,身心合一的极度渴望以及实践
8,希望给予
9,忍耐能力
10,不愿意陷入争吵,敌对的境地
11,对内在的探索大于对物质的需求
12,永远和自己待在一起,忠于内心的声音
13,容易满足和幸福
14,容易看到自己拥有的
15,高度的单一专注力
16,容易的灵性领悟
17,容易接纳
18,容易的自我疗愈
19,容易想就去做
20,容易形成自己的体悟的独有的思想体系
21,容易对人对事涉入感情,情感丰富,对花草树木都充满慈悲之心。
一切的结果都在这里,它给我的行为和思想做了一个很简单又很详细的解释。
它解释了我为什么每天能写那么多思想日记,感受那么丰富,又有一定的逻辑性。
为什么我的体悟那么多,为什么感悟很深,为什么别人说我觉察力很强,为什么有很强的同理心,为什么愿意做身心灵的分享感受。
答案都在这里。
21条是我对我自己的过去已经发生的进行了一个总结,借鉴了我爱人的一些看法,如果要说A隐B血型的人的缺点的话,就是生活不够条理化,不够规矩。
因为没有内化的被强制的规矩,不是随心的。
如果有哪一位也希望对自己更了解,对孩子更了解,对爱人更了解的话,听林院长的课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