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不论家里家外有无考生,关于高考,都是这一时段内大家关注的话题。
这两天,我的心情也被高考牵了去,不禁遥想当年,儿子高考时的情景,心绪顿起波澜,感慨更是多多。
之所以用了“遥想”一词,是因为不知不觉中,岁月已然溜走了二十三个春秋,这在人的一生中,也算是相当的漫长了。
那时儿子是青涩的,我们年富力正强;二十三年后的今天,儿子已是油腻中年,我与先生也进入到了老年者的行列。
我昨天特别感慨,对先生说,都二十三年了,时间都去了哪里?下一个二十三年又会怎样啊!人这一生,真不禁过。
二十三年前的1999年,高考的时间还是在七月的七、八、九三天,俗称为黑色的七、八、九,那往往是一年中最酷热难耐的时候。
那时的考生家长,对于高考虽然很重视,却还没有仪式感的理念,更没有身穿旗袍、持向日葵的妈妈送考大军,不少的考生还是自己打车、或骑自行车去考场。反观今天,全社会对高考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从中也可看出,这二十多年来,时代的变化,国人思想理念的巨大变化。
虽然在妈妈的人生中,关于儿子的高考,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毕竟时间太长了,有些细节,还得容我慢慢的回忆,捣腾。所以这篇简文,会显得有些不流畅,不连贯,甚至有的地方还会磕磕巴巴。重要的是,先记下来,再补充、再打磨。
回忆总是辛苦的,但总要有开始不是。
高中三年
儿子就读的高中,是我们市里的百年一中,在省内也很知名。记得当时一中教学楼上方打出的口号是:今天我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我为荣。
1996年夏,儿子从本市的初中部第十三中学考入一中,当时在新生中的排名成绩,好象是三十多名,并不属于特别拔尖的学生。他在十三中读初中时,四年学制八个学期,只得过一次年级总排名第一的成绩,其他的七次年级第一,均被其他两个同学瓜分。那两位学霸同学,一位男生,一位女生,在当年的十三中,名气很大。
那时的儿子很贪玩,年龄也比同年级的同学要小一两岁,做作业喜欢有难度的,特别烧脑的题型,不喜欢要求死记硬背的政治历史等学科的概念题。
但初中阶段属于全学科,不分文理,所以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他成绩的发挥。
到了高中就不一样了,进校就分文理班,而且一中又向来有重理轻文的风气,凡成绩好,或有潜力的学生,多半被分到了理科班。同时,单从文理科班级的数量上,也可窥其一斑,全年级共十二个班级,理科班九个,文科班仅三个。
进入高中,没有讨厌的、需要死记硬背的政治历史,对于儿子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如鱼得水,虽然入校时的成绩未能列入前茅,但在接下来的各种考试中,儿子基本上是每考必升,一次一个台阶。而且在老师同学们眼里,他学得毫不费劲,每天下午放学后,必定要与同学们踢一场球,晚自习回到家里,必定要加一顿正餐,然后洗澡睡觉,从不加班开夜车。
渐渐的,儿子在每次的单元考,学期考,和全市模拟考试中,名次稳步上升。至高二以后,他在全年级位居第一的名次已无人撼动,并与第二名同学的分数间隔,也越拉越大。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他竟高出第二名同学80多分,高考成绩高出60分。
此前在初中时,一直学习成绩位居前茅的那位女同学,名次已经严重下滑,以至在年级排名二、三百名后了。
当时常听老师们说这样一个现象,即不要看一个学生有多刻苦,而要看他有多大的学习潜力。
显然,儿子的学习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段时间他的状态也特别好。他是一个对分数和名次不关注的孩子,只为兴趣而学。还常常帮助同学,在个人时间如此宝贵的情况下,舍得为同学们付出精力和时间,所以同学关系也特别融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