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建议,你是真接受还是假装接受?丨自我管理

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拆书帮(ID:chaishubang)

我们都面对过各种各样的建议和反馈。可是你真的接受并改进了吗?

你可能一直在练习“接受”反馈——他们学会了一边用眼神交流,一边诚意款款地点头,他们的回应中听不到丝毫戒备的语气,甚至于他们还开始做笔记,总之,整套功夫他们做起来已经得心应手,自然娴熟。

反馈的接受者以种种方式告诉反馈的给予者,他们很重视并且会认真对待这些意见,然而,这一切未必表示他们真的善于利用这些反馈意见,过了一段时间,他们也未必会在应用反馈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做过类似的事。《刻意练习》里面就提到以下情况:

《刻意练习》

当某位同事给我们反馈意见的时候,我们会装出一副埋头记录的样子,不停地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看上去我们非常重视他的意见,可实际上我们都很清楚一旦离开这个屋子,同事的意见马上就会被丢到九霄云外。或者我们一开始的确想认真对待,但记录下来的意见最后还是埋没在了一大堆任务单里,再也不见踪迹。又或者我们草草尝试了一下,然后告诉自己我们做得还不错,或者对自己说这压根就不管用。

这真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貌似我们经常如此。遇见某同事反馈的时候,频频点头认可,甚至拿个本子出来记录。偶尔有时候是真的觉得不错,但是过后就扔到九霄云外去了;有时候其实心里并不认可,只是表面应付一下。

诸如此类的反应很普遍,时间一长,你会发现人们对于如何护士、歪曲反馈意见倒是越来越在行了。“好吧,我做不了”“哦,谢谢,不过我已经试过了,没用”“谢谢,这的确帮了我不少忙”(却从此再无下文)。

《刻意练习》这本书作者立足具体、实际的刻意练习,教会每个人利用那些经过仔细筛选且相对简单的方法,帮助人们成为特定领域的高手。这些刻意练习方法包括:专注练习20%的核心技能;练习最擅长的,放大优势效应;反复练习正确动作,加强大脑记忆;研究成功者,并进行正确复制;将技能分解,进行专项练习;预先知道练习关键点;有效利用反馈,及时改进;对抗惰性,让练习充满乐趣..........

例如暑假各地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很多老师都发牢骚说,好不容易放假了,还叫我们培训,她们不认为培训这件事会对自己有任何帮助,这可能因为培训的确没有帮到人们什么。但是,如果人们的练习很成功、很成效,人们确实感到自己有所提高了,那么她们就很有可能相信练习,并且积极地加入到练习中去。

那如何进行有效利用反馈,及时改进呢?

还是拿教师培训举例子,每年学校都要给新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新教师去听老教师的课程,然后新教师上公开汇报课。可是新老师反馈回来都不太愿意参加各种培训,貌似都说没有啥太多效果。

学习了《刻意练习》后,我们可以这样来培训新教师:

第一步:鼓励新教师在收到反馈后认真对待,并好好利用反馈。

以往的做法是:新教师上完公开课后,大家集体点评反馈,尽管会表扬鼓励新教师,但可能最后会把新教师评得体无完肤。

现在的做法可以:如果老教师给了新教师反馈意见,不要问她有什么体会想法,也不要问她反馈意见是否有用,只要问她在尝试之后自己的工作表现有什么样的改变,她尝试了几次,或者让新教师当众承诺她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进行尝试。

第二步:在培训教室运用练习这一方法。

让新教师在教室上一堂模拟课,学生则由同行们扮演,角色扮演中的教师必须在三分钟的授课过程中运用某项反馈技能。等到结束后,新教师可以从同行那里听取关于刚才授课表现的反馈意见。

要对新教师多进行几轮训练,让新教师练习技能,体验困难,接受反馈,然后重新尝试。

第三步:让新教师充当“教练”角色。

其他教师上模拟课时,让新教师负责观察别人在上课时有哪点做得非常出色,并且应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多加应用时,记一个“”,要是她看到哪点她本该做得更好或可以尝试运用另外一种方法时,记一个《》。

第四步:新教师模拟课训练

新教师开课二分钟后我们随即叫停,然后新教师开始接受反馈意见,新教师可以简短地提出问题以确认自己是否正确理解了反馈评价,接着新教师回到起点,马上将反馈意见付诸实践。

总之这种刻意练习模式的一个好处就是建立了一种心照不宣的责任约定:新教师无法回避反馈意见。

如果每个学校能以这样刻意练习的模式来培训新教师,我想对新教师的培训,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走形式、走流程的环节了。

这样小小的调整能让练习者——新教师的表现大大改观,并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效,我们发现人们对此常常感到无比惊讶。

你愿意进行尝试吗?

你愿意进行刻意练习吗?

让练习者学会练习如何将反馈应用到实践中,并让人们亲眼看到变化后的成功,这会让人们相信自己的努力能改变身边的世界。

都说能动手就别BB!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反馈。可是你真的接受并改进了反馈吗? 你可能一直在练习“接受”反馈——他们学会了一边用眼...
    阿姬阅读 776评论 0 0
  • 天才真的存在吗? 1763年,7岁的莫扎特开始了他的环欧洲演出,成为一代传奇人物。莫扎特年纪很小时就能准确辨识任何...
    丹菡阅读 9,133评论 4 106
  • 目录 前言 Ipv6测试网络的搭建 客户端需要做的 后台需要做的 总结 <a name="前言"></a>前言 2...
    灯泡虫阅读 714评论 0 4
  • 每一片落叶 都有不同的色彩和形状 每一棵秋树 都有不同的摇曳与喧响 每一个心灵 都体味着冷风拂过的沁凉 每一处目光...
    最爱微风草动摇阅读 288评论 0 3
  • 冯唐:原名张海鹏,妇科肿瘤专业博士,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当过麦肯锡的合伙人,做过华润医疗集团CEO,现为中信资本控股...
    熹喜阅读 415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