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207篇。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23篇: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因为子路好勇,所以他问这种问题,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孔子就说,君子崇尚道义,以义为标准。君子光有勇敢而没有道义,没有道义来约束这个勇敢,那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光有勇敢而没有道义的话,那就会变为强盗。他练了一身武艺,飞檐走壁,那就可以当强盗了,可以偷,可以抢。勇必须要有义来对它进行约束和限制,不然这种勇就会流于狂弊。
以上注解来自李里《论语讲义》。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注解——【注释】尚,上——“尚勇”的“尚”和“上”相同,用作动词。
译文:【译文】子路问道:“君子尊贵勇敢不?”孔子道:“君子认为义是最可尊贵的,君子只有勇,没有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没有义,就会做土匪强盗。”
南怀瑾先生对“义”的理解有所不同。南先生的注解——孔子说,我并不反对勇。不错,武功也要好,但是君子之勇,以义理为上,如果君子没有义理文化的修养,徒然有勇,就容易作乱,使社会混乱。如对人有勇,而没有义理文化作基础,就容易作坏事,匪盗这一类行为,都做得出来了。
核心是两个字:“尚”和“义”。
我更赞同:尚——崇尚,义——道义。
有人会有疑问:既然是“君子”怎么还会有“有勇而无义为乱”。对此,赵又春先生在《论语真义》里注解为:此处的“君子”显是指“官员”,这样解释才比较通,否则怎么会“君子有勇而无义”的情况。
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