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综艺节目《再见爱人》,焦点都在黄圣依和杨子身上,杨子一身爹味,黄圣依一副淡淡的崩溃,让人看了,都想冲进屏幕保护她。
节目主持人问杨子:妻子的爱好是什么?杨子一脸惊愕,还反问会有爱好吗?看到他将泡面炸成黑糊糊,还在责怪是面不好,我相信,女同胞们已经摩拳擦掌,牙齿咬得咯咯响,只能纷纷喊话,圣依,快点离开那个男人吧!
最让人震惊的一幕,杨子说,她好,我事业不好的时候,那可不行。翻译意思就是他的事业必须好,你好与不好,这都不重要。你们瞧瞧,这像话吗?
西汉王朝,刘邦也是一位事业极强的霸道“总裁”。事业和爱人之间,他也是也是不允许任何人挡在他事业面前。
刘邦的这位美人,为什么最后会惨死?至今,戚美人的结局还让人唏嘘。
让我们穿越回汉朝,观看那场血雨腥风的暗斗。
1.美貌在权力面前,不堪一击
刘邦兵败彭城,后有追兵,逃进一个村子,幸好得一对父女相救。他意外发现这家女儿极其美貌,亮明身份,于是请求老人将女儿嫁给他。此时戚美人不到20岁,刘邦已经年过50了。
从此,戚美人就跟着刘邦,刘邦走到哪都会带上她。
戚美人,不仅姿色动人,还善歌载舞,还会陪刘邦下围棋,步入晚年的刘邦,那可是夜夜卧榻。
刘邦在54岁时登基,一直都没有册立太子。一位大臣就马上提议,当年因为秦始皇迟迟不立太子,才导致赵高趁机扶胡亥,杀扶苏。
三年后,为了稳固江山,刘邦不得不册封吕后儿子刘盈为皇太子。
俗话说,爱屋及屋。戚夫人怀胎2个月,刘邦就赐名为如意,其寓意心满如意。
曾有一次,大臣周昌照例觐见汉王,只见戚美人坐在刘邦怀里,两人抱在一起吃饭,周昌顿感不好意思,慌忙退下,刘邦赶紧追出来,骑在周昌脖子上,问周昌;我这个大王怎么样?周昌说汉王就是纣王。刘邦听完,哈哈大笑,以后再也没在大臣面前放肆。
刘邦在彭城逃亡时,路上遇到自己的儿子,担心追兵杀上来,曾多次踹儿女下车,幸好夏侯婴以命相劝,他的儿女才得已脱险。
刘邦多次在戚美人面前,说过太子不像我的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也给戚美人有争一争的想法。
母子都深得刘邦的喜爱,在很多场合,戚美人更是对吕后,多次出言不逊。而这一切,对于如履薄冰的吕后,忍字头上一把刀。
戚夫人,以为美貌可以拿捏大王,大王可以说服所有人,她的儿子就可以取代太子。
下人们常常听到,戚夫人常深夜哭泣,都是在向刘邦诉苦。吕后小心地洞悉这一切。所以,常常在刘邦上朝后,躲在后帘偷听。
争夺战争一旦拉开,刹不住车。
戚美人,在战争打响时,以为只要男人的宠爱就可以胜利,而吕后已经迎敌,将手伸向朝堂。
2.遇险脱险,见招拆招
赵地叛乱,刘邦剿灭后,赵王的位置空了出来。刘邦就让儿子刘如意去彭及封地赵国,这时,如意10岁。
这下,戚美人听到,吓坏了,赶紧跪倒在刘邦跟前,哭得梨花带雨,刘邦知道来意,朕也想立如意为太子啊,只是废长立幼不合规矩,名不正言不顺。
戚美人哭得更厉害,刘邦眼圈也红了,只好安慰戚美人,明天就立如意太子。这下可把戚美人乐坏了。
刘邦第二天在朝堂,提出改立太子,这引起很多大臣的反对。周昌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并且坚决反对,刘邦看这场面,借口下次再议,匆匆退朝。
正在大臣们退朝后,一个女人拦住周昌的去路,扑通一声,周昌急得面红耳赤,一看,居然是吕后。她正给周昌行礼跪谢说:如果今天多亏御史大人了,太子恐怕今天就要被废掉了。
周昌赶紧扶起吕后,吕后再次说了一堆感谢的话,才让周昌回去。
这件事情让吕后后背发凉,为母则刚。她马上想到一个人,张良。于是让二哥吕释之去堵截张良,逼问其对策,张良思虑许久: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只要请出商山四皓,估计有戏。
吕后,立刻让太子写拜师贴,准备千斤,让吕释之都带上,前去深山寻找这四位长者。
商山四皓,是当时文学泰斗,从秦朝就闻名,刘邦一直请他们出山,都没有回应。
而戚美人,知道是大臣坏了自己的好事,也只能强颜欢笑,并无对策。
这天,一次家宴,刘邦看到太子后面,站着四位穿着奇装异服的老人,长长的白胡须,于是请他们跟前问话。
等他们自报家门:东园公、夏黄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刘邦大吃一惊,这不是自己苦苦多年的老师吗?
于是,带着责问的口气问道:我请你们没出来,太子请你们,怎么就出来了?他们答道:听闻汉王不喜儒士,而天下人都闻太子仁厚大义。
刘邦看着四位长老的背影,落寞地对一旁的戚美人:吕后这个人了不得,如今太子羽翼丰满,动不了了。
于是,让戚美人跳楚舞,刘邦自己吟唱“鸿鹄歌”,表演完,两人潸然泪下,表达退出这场战争,彻底以失败而告终。
戚美人与吕后,都爱子如命,可是在危险面前,缺乏嗅觉,更没有政治信号,还是只会取悦刘邦。
当能力与野心不匹配时,往往就是鸡蛋往石头撞,落个一败涂地。
3.积累多少怨,就会爆发多少恨
没有人知道,吕后多少个日夜,是如何为保住太子之位,殚精竭虑,熬过多少不眠之夜。
刘邦在临死前,特意将周昌叫到跟前,交代保护好赵王如意,因为吕后会记得周昌的劝诫之情。
刘邦一死,戚美人就被抓起来,将她的头发全部剃光,将她幽禁起来,舂米。戚美人哪里干过粗活。一日之间,天翻地覆,戚美人被打得措不及防。
戚美人不得不干粗活,可惜还是继续作死,编了一首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这下好了,不等戚美人惦记千里之外的儿子,倒提醒吕后了,马上写信给赵王,让赵王前来议事。
周昌很清楚,坚决不让赵王进宫。这时,有人给吕后出主意,让周昌进宫,周昌收到信,哭着跟赵王告别,一再交代赵王不要离开赵国。
等周昌一动身,赵王也被强行押送进宫。惠帝刘盈在刘邦面前,许下会保护好弟弟的誓言。所以一直保护着赵王。
有一天,惠帝外出,赵王贪睡没有同去,这下,吕后马上下手,直接将赵王毒死。
接着,就轮到戚夫人,吕后开创史上最酷的刑法,直接将戚美人做成“人彘”。
砍断四肢,挖出眼睛,割去舌头,灌哑喉咙,熏聋耳朵,然后丢弃茅厕任其痛苦死去。
这样的场景,惠帝看后,都大病一场,可想,多惨。
戚夫人没有靠山,娘家人也无权无势,被抓后,更是无人敢救,已经成了鱼肉,还要挑衅吕后,最后,落得惨死,儿子也被害。
我们常常说,矛盾不是一天爆发的,而是日积月累的。当爆发那天,肯定是一发不可收拾。
戚美人不光抢走吕后的男人,还要抢走儿子的宝座,这搁谁能忍?更何况,吕后可是跟着刘邦多次死里逃生,一起打江山的,共过患难的夫妻。
这不是在虎口夺食吗?
戚夫人到死不明白,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没有足够的智慧与谋略作为后盾,一切的挣扎都只是徒劳。
4.谁才是凶手?
正如,我们常常说,媳妇和婆婆吵架,情商高的男人,一定能化解双方的矛盾,还让两位女人和平相处。
而刘邦呢,在这里,只是一味地爱护戚美人,对吕后,就差把嫌弃写在脸上了,完全将吕后的付出都抛之脑后。
项羽当年扬言要杀刘太公和刘邦家着,直接放出豪言:我和项羽是结拜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你如果一定要杀你的父亲,那就希望你能分我一杯羹。
当年,白登之围,一大臣就提议,让女儿鲁元公主远嫁匈奴,吕后大哭,死活不同意,刘邦也没折,只好将宗亲刘家女儿当公主,远嫁匈奴。
刘邦在打江山,定江山,是赢家,可是,在家庭管理上,他是没有对策,只是走一步算一步。
当刘邦挑起这场暗争时,将戚美人拉下欲望的漩涡,自己却突然停下,主动退出,只能留下两个女人在战场。他难道没看清吕后真正的铁腕?
吕后背着刘邦,亲自暗杀韩信,刘邦事后才知道,难道还不清楚这个女人的手段?不可能。戚美人,一个艺术家,怎么玩得过玩政权的?
儿子刘盈,性格软弱,的确不适合皇帝。以至于,后面政权都落到吕后,吕后当政15年,就差改朝换代,最后吕后全族被灭,朝局差点动荡不安。
在戚美人和吕后有矛盾时,刘邦并没有和解,反而一味助长戚美人盲目的自信,这不是真爱。俗话说,过分溺爱终酿苦果。
刘邦,居然没有发现自己的四皇子,刘恒,是个优秀的好皇帝,从这一点,说明,刘邦晚年是有点糊涂的。
想当年,虞姬的死,不管是自刎还是项羽所杀。至少,让心爱的女人是在这场战役因抵抗而死,并不是遭到迫害而死。
项羽输了天下,赢得人心。刘邦夺得天下,将打天下的功臣杀得七七八八,丢失不少民心,所以,刘邦晚年,几乎都在平叛中度过。
▷写到最后
戚美人遇见刘邦,也是度过一段美好的日子。最后,不得善终,不光美貌还那么多才多艺,实在是可惜啊!
我们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能得到什么,想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
小王子一书中,真正的爱是要驯养的。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戚美人的结局,可以让女人们清醒一点,做任何事还是要靠自己。
爱,总会有一天,会转移,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