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21 - 40 页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级及家庭教育应用

一、学习心得

这部分内容围绕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的多种技巧和理念展开,为理解该治疗模式提供了丰富视角,让我收获颇丰。

(一)倾听与理解:深度接纳当事人

SFBT 的倾听技巧与传统咨询有所不同,它强调以 “建构解决之道的耳朵” 去倾听。这意味着不仅要关注当事人的语言内容,更要挖掘其背后未言说的积极信息,如正向资源优势和例外成功经验。

例如,在当事人倾诉工作压力时,咨询师不能仅关注压力本身,还应留意其偶尔提及的应对压力的有效方式。

这种倾听方式能让当事人感受到被尊重,同时也有助于咨询师精准把握问题关键,探索解决之道。

这使我认识到,在日常沟通中,我们常常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真正倾听对方。今后,无论是在咨询场景还是生活中,都应学会这种深度倾听,更好地理解他人。

(二)形塑技巧:引导积极视角

形塑技巧中的摘要、简述语意、一般化和重新建构,为与当事人互动提供了多样化的方法。

一般化技巧能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困境是常见的,减轻其心理负担。例如,当学生因考试失利而沮丧时,回应 “很多同学在这次考试中都遇到了困难,你有这样的感受很正常”,可帮助他们缓解焦虑。

重新建构技巧则鼓励从新的正向角度看待问题,如将孩子的调皮理解为好奇心的表现,这能引导当事人关注问题的积极面,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向。

(三)代表性问句:激发改变动力

SFBT 的代表性问句是推动咨询进程的有力工具。成果问句能快速明确当事人的来谈目的,引导晤谈走向解决导向;奇迹问句激发当事人对美好未来的想象,为解决问题注入希望;例外问句帮助当事人发现自身的成功经验和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一个对学习缺乏动力的学生,如果来访者不愿意讨论目标,可以先试试通过奇迹问句让他想象学习进步后的情景,激发改变动力,再用例外问句引导其回忆学习状态好时的情况,挖掘成功因素,从而找到提升学习动力的方法。这些问句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引导当事人思维,促使其主动解决问题。

二、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SFBT 的理念和技巧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成长。

(一)亲子沟通:建立信任桥梁

在亲子沟通中运用 SFBT 的倾听和理解技巧,家长需全身心投入倾听孩子的心声。比如孩子分享学校生活时,用 “嗯哼”“然后呢” 等回应表示关注,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

当孩子遇到情绪问题时,采用自然同理的态度,如孩子和朋友闹矛盾,回应 “听起来你很不开心,和好朋友闹别扭肯定不好受”,先共情孩子的情绪,再引导其思考解决办法。这种沟通方式能增强亲子之间的信任,让孩子更愿意与家长交流。

(二)目标建构:助力孩子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协助孩子建构明确且可行的目标。当孩子表达不想上学等想法时,不要急于指责,而是运用成果问句,如 “你希望通过学习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设定目标时,确保目标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联且有时限(SMART 原则)。例如,孩子希望提高数学成绩,家长可和孩子制定每天做 10 道数学题、每周整理错题等小目标,帮助孩子逐步提升,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三)例外探讨:强化孩子自信

家长可以运用 SFBT 的例外探讨技巧,帮助孩子发现自身优势和资源。当孩子在某方面取得成功,如演讲比赛表现出色,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分析成功的原因,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还可以通过例外问句,如 “你之前遇到类似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孩子从过去的成功经验中寻找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更有信心。

(四)反馈技巧:促进孩子进步

反馈在家庭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赞美,明确指出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如 “你这次主动帮忙做家务,真的很懂事,妈妈很开心”。在给予建议时,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确保建议具体可行。比如孩子学习遇到困难,建议 “你可以试着每天提前预习功课,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听讲”。同时,根据孩子的反应调整反馈内容,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促进其不断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