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语言在沟通中占55%,身体语言除了目光以外,还有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人际距离。前几天讲了目光的重要性,今天重点说说其他身体语言。
面部表情是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形式,人的面部表情可以非常灵活的表达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情感。来自面部的信息很容易为人们所察觉,但经过训练,人能较为自如的控制自己的表情肌肉,因而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状态有可能与实际的情况不一致。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目光与面部表情是一致的,均与其内在心态对应。但在特殊情况下,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
比如一个孩子,通过他的面部表情,可以很明显的感知他内心的状态。一个成人,他的面部表情会与他内心不一致,比如很多人职业性的微笑,脸上笑内心却在骂人,不动声色等,都是面部表情与内在不一致。
身体运动是最易被人发现的一种身体语言,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一些常见的身体运动形式有:摆手表示制止或否认,双手外推表示拒绝,双手外摊表示无可奈何,双臂外展表示阻拦,骚头或骚颈表示困惑,搓手拽衣领表示紧张,拍头表示自责,耸肩表示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
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比如婴儿接触温暖松软的物体时,就会感到愉快,他们喜欢被拥抱和被抚摸。恋爱中的男女,触摸会使感情迅速深化。触摸不仅使个体感到愉快,而且还使他们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
父母多触摸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夫妻每天一次拥抱,能化解矛盾,增进感情。处于争吵中的夫妻俩人,丈夫抱住妻子,不需要说什么,就可以化解矛盾,很多人却不知道利用这个办法,以致家庭矛盾不可调和。所以有人说“给她一个拥抱就足够了”。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身体语言,有些姿势是全世界通用的身体语言。
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也相应的不同。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美国学者霍尔研究发现,有四种人际距离。
公众距离(3.6—7.5米),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社交距离(1.2—3.6米),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个人距离(0.45—1.4米),朋友之间的交往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亲密距离(0—0.5米),亲人夫妻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距离。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
观察发现,有很多亲和感很强的人,在和你交往时,会很快与你拉近距离,当身体的距离接近时,心理的距离也会迅速与对方拉近,当然如果过近也会给对方造成心理压迫。还可以通过身体的距离,了解对方对你心理的距离。比如在上学时,和同学一块挎着胳膊走路,既有身体接触又拉近距离,迅速增进感情。
与他人沟通时,我们充分的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增进与对方的感情。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方的身体语言,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