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曾经萌生过一个想法,将来回到故乡去开一家超市,开一家红火的超市。
这个想法产生于山姆·沃尔顿的自传《富甲美国》,如今又被何帆《变量2》中的一个小镇现象重新勾了起来。书中说辽宁阜新有一家好又多超市,靠着每天一款低价产品引流,做成了当地最红火的超市。——这家超市的老板估计读过山姆·沃尔顿的故事,要不他们做的事咋会如此如出一辙呢?
近几年,越来越频繁地萌生出一个念头——等退休了就回故乡生活,盘一处宅院,种一方菜园,养两只猫咪两条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与家人亲友就近而居,将会多么地安然与惬意!
同样是近几年,总会越来越多地想起儿时的经历,而几乎每段经历的布景都是那座熟悉的村庄,那几处熟悉的院落与房子。
年轻的时候想着“好男儿志在四方”,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人到中年,开始将目光反复投向当年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这是否人到中年的必然?
我想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