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个话题缘于最近的一些经历。
几周前给几个8岁的小朋友们安排了一场“英式下午茶”,我准备了茶点,教他们简单的餐桌礼仪,然后给他们一个机会可以把一周以来没机会聊话题拿到下午茶上来讨论。小朋友们的聊天没有几个回合,不知怎的就突然演变成了一场四人集体背诵“应知应会”。
见识了几个正在上三年级的小朋友,其中一个小男生那天去洗水果,拿回到餐桌前突然问我说,这是什么? 我说这是梨子啊。脑子里马上闪过一个念头,我反问他:你该不会没见过没削皮的梨子吧?男孩羞羞地默认了。小朋友们的语文作业要写几句描述人物情绪的句子,孩子们完全没有头绪。
和好友聊起孩子,好友说她家孩子突然有一天说,妈妈,人活着是为什么?这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问到这个问题,让我们都很惊讶。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不,我们怎么了?我们每天问得最多的一句是:今天作业多不多?考试考了多少分?孩子们的生活被作业、辅导班填满,我们在孩子上学期间视孩子为机器,一个做作业,考试的机器,只要是为了作业,为了学习,为了考试我们可以不让他们进厨房,不让他们干家务,不让他们接触一切在我们看起来“浪费时间”的事情,所以他们没见过水果挂在树上的样子,没有观察过别人的表情和情绪,没有体验过除了考100分以外的快乐和成就感。可等孩子成人后,却抱怨孩子对人缺乏关爱、自私、没有人生目标……。在他的人格、心智成长过程中,他是否有足够的体验生活的机会和经历?
让孩子自己体验真实的生活吧,米是以过淘洗,加适量地水才能坐出香喷喷的米饭,让他体验一下自己蒸的米饭被家人称赞好吃的成就感;让他自己去商店采购,哪怕没有把找的钱拿回来,也由此知道下次买东西要自己算价格,让他知道数学原来是在这时候用的;带他去落叶堆里玩一次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比比谁的叶柄是“老大”;给他讲讲我们小时候生活的环境,让他都那样的田园生活充满憧憬。
尤其想说的是,让孩子把喜、怒、哀、乐;失败、成功;信任、背叛……,都体验过吧,让他知道生活并非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以前,无论一个人带着孩子有多辛苦我从来不在儿子面前喊累。终于有一天,大约他四、五岁的时候,我发烧到浑身无力,他仍然缠着我讲故事,对我的难受完全不能感同身受。从那以后,我累了就会对儿子说,妈妈今天很累,要睡一会,你自己照顾自己。我生病了也会告诉他我生病了,需要休息,需要人照顾。终于,我不再是儿子眼中的“超人”了,现在当我生病了,他会往我床头放杯水,问我吃没吃药。昨天,我口干,咳嗽几声,他马上问我:妈妈,你生病了吗?要不要喝杯水?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过度地保护而阻止孩子经历他该经历的事,也不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学习、考试的机器,他是日常生活地一分子,如同出生后必须独立成长的小动物,摔过几次跤才学会如何站得稳,饿过几次肚子才知道如何去觅食。如果现在你把孩子该经历该体验地都屏蔽了,总有一天你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