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毛太田,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员:汤依阳)7月7日至17日,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湘潭市石鼓镇暑期实践团在毛太田教授的带领下,深入湘潭市石鼓镇,开展了一场为期十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通过走访调研,亲身体验学习油纸伞制作过程等活动,不仅传承宣扬了非遗文化,同时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活动期间,成员们参观了2024绘梦油纸、伞舞新章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展,展览汇聚了众多精美的油纸伞作品,使成员们进一步了解油纸伞的传统制作工艺,深切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实践团有幸邀请到了湖北美术学院(省级)研究生工作站负责人兼学术导师,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肖清风教授。肖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为团队成员们详细解析展览中的油纸伞制作工艺,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智慧与匠心,使成员们受益匪浅。

成员们拜访了当地手工艺人周爷爷,亲眼目睹了其手工制作伞骨的复杂过程,周爷爷虽年过古稀,但制作技艺仍然精湛,他耐心地向成员们展示了伞骨的水浸、晾晒、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伞头等步骤,让成员们对油纸伞制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前往石鼓镇油纸伞(布)非遗工坊,成员们现场观察学习了油纸伞的制作,并在师傅们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其制作过程。从上胶、糊纸到裁剪,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乐趣与挑战。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亲身体验使他们更加珍惜尊重手艺师傅的辛勤付出,加深了弘扬非遗文化的决心。

最后,实践团特别邀请了宇昌油纸伞工坊的传承人周汉宇先生进行座谈交流,周汉宇先生就油纸伞的制作工艺、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与成员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提到,虽然当前非遗文化正面临断代的困境,但通过地方、省级乃至央视媒体的广泛宣传,以及抖音等多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的推广,油纸伞正在逐渐焕发新的生机。他相信,在湘潭大学、湖北美院等青年力量的积极参与下,油纸伞的创新设计会不断推陈出新,实现年轻化和多元化发展。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圆满结束,但成员们积极探索、一往无前的步伐将不会停歇。成员们表示,此次活动使他们深刻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深入了解学习并弘扬非遗文化是他们的担当与责任。未来,他们将继续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