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之前先考虑三点:
前提之一:先做提纲
前提之二:先去学习
前提之三:找好定位
这三点觉得可以了,那么就可以继续往下看了~
一、作为产品经理,不,作为一个干杂活的人来说,我们需要针对已知软件(常用的)和未知的软件去分析,来标榜自己是一个合格打杂人员,然后可以牛X哄哄的大肆说自己如果要怎么会怎么怎么滴,其实都是空白幻想,只是为了增加一点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技能而已。蛋扯多了,下面说正事吧~
二、如果是我,我会把提纲分成4块:这4块基本就覆盖了一个简约的过程。如果要在做到更加详细的话,那就下次在说吧。
1、谁:要做什么,这个都清楚吧。简要的介绍一下吧,市场情况啊,占有份额之类的。这块就是定义一个产品的概述,不过多和过细的牵扯功能。
2、分析:分析是一个细致的活儿,主要是针对软件的特性,什么主要功能啊,突出点啊之类的,拆分一下细节啊,标榜一下自己用了哪些软件做了什么事情啊。就好像在撩妹子一样,你喜欢的这个妹子是清纯的还是性感,是喜欢吃麻辣烫还是喜欢吃螺丝,对吧。这些搞搞清楚嘛,你就去做分析,虽然说你不知道麻辣烫是要加羊肉卷好还是牛肉卷好,但你可以自己去点一碗尝尝看呐。
吃完了麻辣烫隔壁还有一家叫冒菜的店儿,闻着味儿也差不多,那进去在吃点呗,吃完了抹抹嘴巴,心想这特么有什么区别,这个竞品分析不就出来了~
分析是一个重点,一般体验报告中核心点之一就在这块,所以无论是你使用思维导图来列功能目录还是使用Visio来画框架图还是用截屏的方式标注重点,都需要你先把重点的模块都区分,整理,解释说明。一般体验报告也好或竞品分析也好都不会把目录做的特别细,因为都是一个过程的概念,主要是对重点的功能描述即可。
还一个点,我们都是去做已知类的软件的说明,而真正的大神都是去做市场端的分析,这恰恰是现在市面上大多人所不具备的。
3、如果:吃完了对吧,心想着味道还不错,这个开在学校门口写字楼附近肯定很多人来吃,但太辣,而且菜不够丰富。那怎么办呢?于是就自己学了要怎么做,把辣的程度分成4种(不辣,微辣,中辣,特别辣吃完两份免费),在多增加点菜。一个月后色色大神的火锅店就开业了~这段话讲的就是我们现在做产品就是不断的去增加,虽然说也在掌握基本的内容,但核心的并不是自己的,因为你特么不是厨子。而又异想天开的想要增加很多。
比如微信:很多人都反映为什么不能增加一个临时对话功能啊,这个是经常遇到的啊~比如就像很多人老要加我,加了我又不说话,不说话也就算了,还把我屏蔽朋友圈,这特么是为啥呢?基于这种情况,有一个临时对话,你要问啥我回答完了,关闭窗口聊天记录没有,就可以了。
但这里有一个本质的概念:微信是基于朋友这个熟识的场景下开展的,这不是交友平台。
4、总结:总结就是在吹一下,你用了怎么样,感觉怎么样,如果你做会怎么样(会做倒闭)。这样就可以了~哦哦,对了一般最后还会在加上,本人是XX,现在正在学习或正常当中,下面是我的公众号、直播平台帐号、私人帐号(限MM加)。
三、说明:体验报告的重点是在于你对于这块软件(或实物)的使用过程,并列出明细的目录。1是要基于已有的条件写明,这里不需要增加自己的想法。2是在归类总结的时候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
如果以上内容你还是整不明白,那就关注我一下吧,后续会拿一个软件来详细的讲解一下。(以上内容花费了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