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日,独居,清扫屋舍,整理旧物,品茶,读书,沐浴,享用美食……竟是如此欢愉。

偶得杯小茶美文,恰如当下心境,欣喜不已,摘了分享,以飨简友:

随年龄渐长,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与其耗时耗力结交一些无关痛痒的“朋友”,还不如学会好好与自己相处。

独处,是一种智慧的沉淀,能与自己好好相处的人,才是内心足够强大和丰富的人。

01  独处,是做回自己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

独处是美好的,虽则寂寞,但也充实。

唯有独处时,我们才能从别人和杂事中抽身而退,回归自我。

陈道明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弹琴,抄古籍,挥笔泼墨画山水,坐在雕花椅上读书、写文。

窗外天空纯净如水,屋内时光静好,别有一味心动的美感。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声?不汲汲于名利,安心做静谧之事,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独居,做喜欢之事,令心归于平静,遇见真实的自己,回归精神的安宁,回归灵魂的本真。

02  独处,是最好的修行

独处是一种静美,是最好的修行。古人说“君子慎独”,君子拥有更优质的独处能力,弱能在独处时安然自得,必能在热闹中淡然自若。

中国功夫有一种独特的修炼方式,叫做“闭关”。独居一处,潜心修行,不与任何人往来。

叶问独自在家中练桩,四周空寂无人,唯他与木桩相对,手与木桩的碰撞声在寂静的宅子里回响,攻守兼备、刚柔并济,驰誉天下的咏春拳由此而来。

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超越俗世的尔虞我诈,抛开一切凡尘琐事,回归静寂的心境。

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反省、思考、顿悟,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与其挂着空洞的笑脸,为了社交而社交,不如面对真实的自己,提升自己的内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强大起来。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03  独处,是一种高远的境界

庄子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人只有在独处之时,方能拨开迷雾,心灵游于物外,与天地精神往来,看清生命的真相,独处,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

苏东坡写过一首词: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写的是苏东坡深夜宴饮,回来仿佛已经三更。家里的僮仆已睡熟,鼾声如雷鸣,怎么敲门都没人应,苏东坡只好独自倚着木杖听江水流淌的声音。

如此静夜,置身茫茫天地之间,听着江水滚滚东流,苏东坡忽然醒悟,悟到自身渺小如沧海一粟,生命短暂如江水一逝不复返,生命如此美好而短暂,却为些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你争我斗,浪掷时光。

苏东坡不禁感慨:“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惟愿驾着一叶扁舟遨游天地之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独处让人醒悟,让人悟到自身的渺小,让人看清生命的真相。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跳脱功名利禄的诱惑,不困于得失成败,抵达高远的人生境界。

林语堂说:

“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无论人生路上有多少纷繁热闹,终将抽身出来,独自细数似水流年。

周国平说: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我想,这样的境界,唯有独处时才能抵达,因为,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