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每一个特色的逻辑起点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一方面要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更深层次的“以人民为中心”。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这是更长远的“以人民为中心”。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是胸怀更加宽广的“以人民为中心”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归根到底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首先,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其次,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第三,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既要把“蛋糕”做大, 又要把“蛋糕”分好。
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要把主题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