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乐理基础
1.1 乐音常识
1.1.1 节奏与节拍
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永远是同时并存,并以长短、强弱及其相互关系的固定性和准确性来组织音乐。
有强有弱的相同的时间片段,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就叫做节拍。
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就叫做节奏。
打个比喻,节拍就好像列队进行中整齐的步伐,节奏就好像千变万化的鼓点。
节拍中的每一时间片段,叫做单位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拍”。
在节拍的每一循环中,只有一个强音时,带强音的单位拍,就叫做强拍;不带强音的单位拍,就叫做弱拍;不止一个强音时,其他带强音的单位拍,叫次强拍。
1.1.2 拍子与拍号
节拍的单位拍用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就叫做拍子。
表示拍子的记号,就叫做拍号。
拍号用分数的形式来标记——分子表示节拍的每一循环中有几拍;分母表示以什么样的音符为一拍。
1.1.3 拍子详解
由于单位拍的数目、强音位置以及强弱关系的不同,拍子被分为许多种。
这节课只介绍其中较简单的两种。
实心圆:强拍;空心圆:弱拍;半实心:次强拍。
① 单拍子
每小节只有两拍或三拍,也就是只有强拍和弱拍的拍子。
② 复拍子
由相同的单拍子结合而成的拍子。
1.2 五线谱
1.2.1 小节
在乐曲中,由一个强拍到下一个强拍的部分叫做小节。
穿过五线谱使小节分开的垂直线叫做小节线。
小节线永远作为强拍的标记卸载强拍之前,主要有“实小节线”、“虚小节线”、“双小节线”之分。
双小节线又分为两种:
粗细相同的叫“段落线”,作为乐曲分段的标记。
左细右粗的叫“终止线”,记在乐曲的最后,表示乐曲结束。
1.2.1 附点
附点是记在音符符头和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
一个附点,表示增长原有时值的一半;带有两个符头时,叫双附点,第二个附点表示增长第一个附点时值的一半,如下:
1.3.2 音程
在乐音体系中,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做音程。
在音程中,高的音,叫做上方音;低的音,叫做下方音(根音)。
音程中两个音先后发声,叫做旋律音程;同时发声,叫做和声音程。
音程的名称是由音程的“度数”和“音数”两方面共同制定的。
度数就是音程在五线谱上所包括的线与间的数目,如C-E是三度。
音数这里暂不做讲解。
2. 钢琴练习
2.1 指法进阶
这节重点是和声音程的弹奏,注意多指同时弹奏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2.2 弹奏练习
2.2.1 会跳舞的小熊
2.2.2 船歌
赏析:
霍夫曼船歌是德裔法国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第二幕的一段著名女声二重唱,歌曲以6/8拍荡漾的节奏描绘了威尼斯河上迷人的夜景。
意大利著名影片《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曾以《霍夫曼船歌》为配乐,在电影中多次出现,与故事场景相呼应,非常动人,尤其是集中营里深沉悲凉的音乐,使人产生如《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视听感受。
以上内容:
曲谱参照课程由个人使用MuseScore软件制作而成。
文字内容结合课程知识点,参考李重光-《基本乐理通用教材》及网络资源整理而成。
借此学习记录,希望督促自己好好练琴的同时,也同更多的朋友分享,一起进步。
如有错误,恳请指正;转载请注明出处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