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事件说明
昨晚通过在行向上海交通大学的王永亭教授作咨询,向她请教关于培养孩子阅读的方法。我将电脑、话筒、录音软件都准备就绪,谈话过程也比较顺利,然而就在23:20结束时,我一个误操作直接把电脑关机了,重启后就发现用KK录像机录下的近100分钟的通话视频怎么都打不开。从网上下载不下6种视频修复软件,无一起作用,折腾到凌晨1点,整个人内耗到不行,还想继续挣扎、整理谈话记录(之前未做笔记,想着整理录音就行),但想想,只有保证自己健康、精力充沛,才能更好地陪伴女儿。
一、目的和目标回顾
①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以及期待达到的样子
②一切都是围绕着目的和目标做的
目的
一)写反思记录的目的
既然向导师请教了,她从儿童认知发展的专业视角所给出的建议,必然要比我在方法层上苦苦思索、低水平勤奋要维度更高,质量更好。秉承先抄后超的理念,尽可能记录下王教授的指导,有些理念也许可以立杆见影,暂时还不理解的也许更加影响深远。
二)请教导师的目的
遵循心理表征学习法。王教授是MIT的Post Doctor,在上海交大培养出的优秀研究生数量众多,而且培养出来的子女也是发展全面,我必须要了解并获得高手的心理表征。
目标
都说好的问题就已经获得了一半的答案,为此我也在咨询前做了些准备。目标就是首先整理出一篇咨询记录,而后提取关键词,结合实际情况去理解关键词,然后关联到自己以往的培养女儿的经历上。再通过刻意练习强化这种理解,再经由不断地复盘,最终获得老师的心理表征。
二、亮点和不足罗列
①以目的目标为参照物的
②与感受有关,只需要表达你认为哪里好、哪里不好即可,不需要分析原因
亮点
这里的逻辑有些混乱,此处亮点应该要谈反思主题事件时发现的亮点,而不是谈咨询过程中发现的女儿具备的亮点,后续会随着不断反思,慢慢修正这个Bug。
一)亮点一
这是我在咨询前与我母亲一起列出的女儿Linda的一些优点,王教授让我要列出十条以上,我已经从各个维度调用记忆,可还是想不出。这里,王教授就指出了我第一个问题——没有不断观察、发掘孩子的优点,因为孩子的成长是鼓励出来的,绝非是批评养成的。
与王教授谈到这里,我就想到自己对女儿也是批评居多,表扬很少。批评她上课不举手、作业总拖拉、不喜欢思考、手机不离身。没错,这些所谓的缺点都是事实,但在王教授看来,这些问题都会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心智开启而逐个解决。在谈及女儿对任课老师有看法,像数学讲授的进度过慢等,王教授仍然以她自己为例。她从初中开始就不喜欢英语,因为总觉得英语老师对她有意见,平时也一直给她低分(此处不懂,英语考试总不能想给几分就给几分吧),导致王教授对英语的态度一直延续到高中,在换了英语老师后,才慢慢好转。随着自己不断提升,包括出国深造,英语能力也是扶摇直上,没有受到早年教育的影响。谈到此处,王教授顺带指出了我第二个问题——女儿指出老师上课的不足,说明她有自己的想法,较之事事听命于老师,这才反映出她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不也是优点吗?
然后,王教授也给出了可落地的方法,就我女儿不喜欢任课教师,可以这样跟她谈:“目前任课老师我们也没办法来换,但上了初中一定会换老师,到时我们再看看这个新老师教得怎么样,好吗?”
二)亮点二
经过王教授的一番开导,我也渐渐认识到鼓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地重要。然后就谈到我女儿在寒假读的一些书:《饥饿游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西游记》以及沈石溪的一些动物题材小说。王教授首推像《饥饿游戏》这种对于人性有着深入思考、但又表述得浅显易懂的小说,包括像《哈利·波特》系列,而且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我在女儿寒假里带着她读过几页英文版《饥饿游戏》(第一部),虽然她有时在有口无心地读,但她的阅读时长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这说明她对于英文小说还是有一点兴趣的,也是一个亮点呀。
王教授也推荐了使用Kindle作为纸质书的补充,一则让孩子认识到电子用品不只是用来娱乐的,也可以获取知识;二来也可以增加她的新鲜感,即便是拿着Kindle在其他孩子面前炫耀。我原本对于Kindle的理解是,它更适合阅读就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类的网络文学,不适合读需要调用认知和反复思考的书籍,因为那样需要来回翻阅,而Kindle缺少来回翻看的感觉。感觉自己已经快跟不上时代了。
三)亮点三
如果说我实在工作繁忙、无法与她面对面交流,那不妨尝试下利用网络教学,像可汗学院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不单将学校课程(目前以美国的为主)通过网络免费发布,而且还让家长与孩子关联学习。我本人也比较认可网络教学,像目前在学习的PMP,以及平时的共读、目标管理课程,甚至一些翻译工作,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一来比较灵活、便捷,二来资源更加丰富。当然频繁使用网络也会带来焦虑,保持好平衡就可以了。
现在已经开始使用可汗学院,相信会带来全新的体验,这一定是个亮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