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一點,關於文學的東西。
從昨天下午到現在,縂共參加了三個社團的活動。啓明紅學社的第一次茶話會,嵩陽國學會的例行讀書會,踏浪文學社的工作總結與展望會。三場活動下來,心中的感觸還是頗多的。紅學社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它的前身是一個非正式的學習小組。和大家相處的三個星期裏,我們一起早讀,一起喫飯,一起佈置外展,我也逐漸喜歡上了它。昨天晚上我們談了自己這半年的生活,大家心裏各是五味雜陳,但最後都是對未來報以殷切的希望的。我也瞭解到,許多學長學姐通過這個社團改變了許多,但我想與其説是社團改變了他們,不如説是他們改變了自己。社長最後總結得很到位:“我希望,我們這個社團,是這個充滿迷茫、無知的環境中的一縷暖陽”。嗯,就這樣。
嵩陽國學會是梁哲學長帶讀的《論語》。説實話,我對《論語》並不感興趣,我去就純粹想學習梁哲學長對政治制度的架構和看問題的方法。結果果然沒有令我失望。它主要就談了一個問題,就是首先承認中國文化的縂的抽象的特徵是“和”,清末鴉片戰爭以前皆是如此,但鴉片戰爭之後特別是五四運動之後,中國“和”的思想轉變爲“鬥爭”的思想了。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他講究“階級鬥爭”,這是與1中國傳統文化格格不入的。還有一個是“依法治國”和“以法治國”。梁哲學長認爲,衹有“公共理性秩序”才是“依法治國”存在的土壤,而中國兩千多年的“人治”尤其是“皇治”,最終治理國家的必然是“以法治國”。中共現在迫切追求“依法治國”,而中國并沒有建立起一種“公共的理性秩序”,因此必然會產生許多問題。當然,這是他一家之言,我不敢苟同,姑且存疑。
踏浪的活動則使我重新思考文學及我與文學的關係。説來慚愧,參加社團半年有餘,社團活動卻極少參加,半年也沒有什麽文學作品“問世”,很失敗。所以我就突然想到,我對文學是什麽態度呢?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大學加入一個文學社,然後不時與諸友暢談中外,煮酒論英雄。那是我把文學真是看成一個神聖的東西。但現在呢?是,我確實課多,但是真正的原因不是因爲你内心的逃避嗎?你,是喜歡文學的啊!你曾經是很喜歡很喜歡看書的啊!
文學,歷史,哲學,人文科學試驗班,這正應該是你的優勢啊!
楊金濤,你是時候做一些改變了。拿起你的筆,把你的痛苦你的煩悶你的人生在世不稱意,統統寫出來吧。用散文,用小説,用詩歌,可盡表其情者皆可用也,未來就在你手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