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容量如同电脑的内存条,容量是有限的。并且通常情况实际储存容量比标的容量较小,一个2G的内存条实际上的容量或许只有1.95G。并且一个神奇的情况就是,电脑在运行某一程序受阻的时候,如果不对系统进行更新,下一次还会栽在同样的地方。大脑在记忆事物的过程当中也是会倾向于记起那些愉快的内容,对于不愉快的内容就是选择性遗忘。
1
不可避免的大脑总会选择性的忘掉一些事,你的公司新来一名同事,你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带她认识现有的几个同事,大家热情的互相介绍。介绍完之后,你再问她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她很可能只是记住了其中1-2个人的名字,还不一定准确,至于其他人的名字被大脑选择性的遗忘了。没关系,这仅是第一天,相信大家以后都会相互熟悉的,对比被记住的同事姓名可能你会发现,他仅仅是多说了一会,或者说的比较有特点一点而已。那么新同事的大脑当中就可能会记你多一些,至于没记住的同事,分析下来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复制上一位同事的介绍,第二过于简单,第三目无表情,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2
同样的两个自我介绍,句式相同,名字不同,大脑正常的情况下容易搞混淆也是情有可原的,为什么简单的还是记不住呢。这个问题就像你经常回家路过一座桥,桥上有几个路灯你大概永远也不会记住一样。就像大脑会倾向于喜欢五彩缤纷的颜色,而不会喜欢单色一样,过于简单的介绍,就像在大脑当中一闪而过,没有任何的标签。目无表情的自我介绍自然是从心理上不重视这件小事,你的感情表现太容易被人察觉,新同事都会感觉消极的情感输出。大脑喜欢积极的刺激,就如同人人都喜欢被鼓励,不喜欢被否定似的。当然新同事记不记得住其他同事的名字更多的原因在于新同事愿不愿意记住,如果他愿意记住其他同事,我想他会采取更多的方法来记忆,曾经就有一个同事为了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在他人自我介绍的时候,就拿本子在上面写上每个人的名字。果然他记住了每个人的名字,事实证明记住同事的名字,能让更快的和同事融为一体。
3
为什么会有选择性遗忘这件事呢,人的潜意识究竟有多么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被遗忘的内容在潜意识里表现为什么呢,在工作当中会经常遇到一个概念叫做轻重缓急,没错,你肯定也会经常听这些陈词滥调,潜意识里被遗忘的内容就是那些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比如你去银行存款的时候,你会记住帮你存款的那个工作人员的名字吗,事实上在银行的窗口都有工作人员的工号牌,但是又有多少愿意去记住他的名字呢。你可能只会记得,那天去银行存款是一个姑娘或是男士帮我办的,再次见到他的时候我可能会认出来他,但记不住他的名字。潜意识里被遗忘的内容可能并不是重要的内容,所以记不住,还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梦境,有多少人会在第二天早上清楚的记得昨天晚上的梦境呢。潜意识里似乎认为梦境并不真实也谈不上重要了。
4
记住朋友的名字这件事有多重要呢,记得刘润老师在《5分钟商学院》专栏当中提到过一个概念叫做情感账户,账户是用来存钱呢,你和朋友的第一次接触就相当于开了一个账户,以后你们的交往就是一个存钱取钱的正常过程,朋友的名字就是账户的户名与账号,你去银行取钱既没有账号也没有名字是取不出来钱的。事实上,那些被记住的名字更多可能是以后将于你接触更多的朋友。就如同上学时代你能记住的第一个老师的名字大概就是班主任,也许你到毕业都不知道你的音乐老师的全名是什么,只记得他叫张老师,王老师,也可能你会记住,因为音乐老师就是班主任,通常情况这并不可能。
5
被别人记住和记住别人是两回事,记住别人的名字,我可能只需要多用心一点。刻意的在大脑当中重复,我和他以后会有很多接触,他很重要,做这样的潜意识动作就会记住了。但是要想让别人记住你,那么你就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如何标签化自己。就如同电脑当中每个硬盘存放指定的内容效果最好是的,标签化是最容易被记住的。现代生活,给予了你自己太多的标签,你可能是游戏宅男,文艺青年,吃货,大神,美少女,等等,最好是对方耳熟能详的标签,他就更容易记住你,而你也就会不会被当成被遗忘的那部分内容。
皆为愚见,若有片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