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用作文课给孩子们播放了几期《中国诗词大会》,没料到大家的兴趣如此浓厚,不少孩子看到激动处,不由拍手鼓掌,我很欣慰。可是后来我发现,绝大部分孩子们更热衷于答题,关注点并不在诗词内容本身,并不在专家老师们对诗及诗人的解读,每遇点评,似乎屁股就坐不住了,没耐心听下去了,我略有些失望。其实诗词大会的精华,恰在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老师们的妙语点评中,也恰在主持人董卿口吐莲花般的交流中,真是长知识,长见识啊!仅是听他们对话,就足让我们受益良多。我们的孩子,还是看“热闹”者居多啊!对于诗词我们更多的是贪多死记,而不够“走心”。
回过头想想,孩子们不光贪多,还特别贪快。平时不是抢着给老师背书吗,每遇到要背的篇目,读书就是人声鼎沸,要是没啥背的了,读书不就心不在焉了吗,更有甚者,着急完成背诵任务,早都背完了本册书,然后——就无所事事了,我想我除了欣赏你的记忆力,还能赞扬你什么呢 ?对此,我也很忧虑, “读背”本没有错,可如此囫囵,完任务的读书,又有何意义呢?比起这样,我更喜欢下课后,博琛,旭波,思育,高汗这帮孩子围到讲桌旁和我交流,他们又读出某篇文章的什么好来,或者自己对某一处的质疑。
时常觉得语文这东西急功近利不得,要用心读,慢慢嚼,“批文以入情”。尤其要细嚼语言,才能嚼出真正的“语文味”。
这一点,李天泽就给我们带过头,王俊杰同学也做的很好。上周学《范进中举》,细心的王俊杰同学抓住中举前,胡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中举后“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这两处动作神态进行分析,前后对比,把个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人物性格说的头头是道,惊讶于他的文字咀嚼功力。当然这节课不乏精彩,周一凡感叹“范进就是为科举而活”,王曼同学则能深刻概括文章主旨“此文作者是同情范进及范进一样的读书人,讽刺的则是科举制度!”宁彤辉评价此文“看似喜剧实则悲剧”……这些精彩而深刻的理解和表达,则缘于大家贴着课文走,真正走进了文字里面,又从文字里走出了自我,很棒!
静心去读书,你会发现好的文字总是耐人寻味的,尤其诗词,炼字尤为讲究,“推敲”一词的典故大家都知道吧,这样的用词在诗文中比比皆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为何用“音”而不用“声”?《天净沙.秋思》中那句“小桥流水人家”出现在萧瑟的秋景里,和谐吗?是不是太“暖”?太有人间烟火?有没有反复去品读这首字面里没有一个“秋”字,却处处含秋;字面里没有一个“思”字,却情思无尽,愁苦不绝的作品?读过那么多边塞诗,经常出现在诗词里的景物会有哪些呢?是“雁”,是“长烟落日”还是“羌笛”?男子的壮志难酬,女子的闺怨之愁你又体会几分?……孩子们,我们不仅要读背,我们还要在品读中提高自己鉴赏的能力。
不仅诗词,我们的现代文品起来,不也津津有味吗?朱自清《春》“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这个“偷偷”多可爱啊,这个“钻”字得多用力啊。看看丰富的修辞,品品人物的语言,赏赏精彩的片段,抓抓微妙的细节……都会让我们收获多多 。我们不仅要嚼,还要知道怎么嚼;不仅品,还要知道怎么品。久而久之,我们的阅读和理解力自然会提高。
孩子啊,语文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慢慢嚼,细细品。要学红楼梦里的香菱学诗,反复读,慢慢来。这是一条有趣又漫长的路,但也一定其乐无穷!
孩子们,《中国诗词大会》——有机会我们还要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