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启智育美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劳动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劳动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实施渠道是开设劳动课程,并辅之以课外劳动以及与相关学科教学的结合。劳动课程的设置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这些经验的充分挖掘是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的重要前提。在此背景下,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开始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研制工作。研制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研制工作的每一环节,将《意见》以及《纲要》的要求具体化、细化,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劳动课程开齐、开好,提高劳动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贡献率。  (二)要解决的问题 《标准》的研制要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并引领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是劳动教育实施中的“窄化”“片面化”问题。构建完整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目标体系,解决仅以技能、过程或体验等某一方面作为劳动教育目标的问题。构建包含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课程结构,解决仅实施某类劳动的问题。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方式,解决把劳动教育窄化为上课等问题。 二是劳动教育实施的“形式化”“表面化”问题。通过内容要求、素养表现、活动建议的一体化设计,以及提供劳动实践过程指导建议,解决学生经历劳动过程但缺乏劳动价值体认、劳动观念培养、劳动品质塑造等“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