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为,加强学习、开拓创新、联系群众和勇于实践是妇女发展的主要路径,只有通过实践,妇女才能锻炼成长,在服务社会和人民中实现全面自由发展。在当代中国,最伟大的实践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中国妇女要勇于实践,积极作为,在主动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最高目标。
当代中国妇女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深刻认识自己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深刻揭示了妇女成长的一般规律,科学阐明了妇女的历史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能够使广大妇女深刻认识自己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出发,认清自己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才智,提供力量。
自从党的十八大之后,中我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落实到“五位一体”的工作布局中去,确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这一布局的形成,是实践推动和理论创新的结果,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满足了人民的期待,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新高度、新水平,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庄严承诺:到建党100年时,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年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小康社会,这个孔子及其弟子在2000多年以前提出的宏伟设想,我们今天既有信心又有能力去实现它。面对这个伟大的时代和历史性的机遇,妇女应把自身前途命运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自身价值实现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我们的勤劳、智慧、实干,去铸就伟大的“中国梦”。当代中国妇女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勇于实践,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妇女成才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却坎坷的复兴道路给予了我们丰富的历史经验,妇女要善于从这些经验中学习,通过学习进行分析、探究、比较,进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鸦片战争以来的积贫积弱,屡遭欺侮,无数仁人志士探求民族振兴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建设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之后各项建设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指出,党领导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