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本书,窝在阳台的沙发上晒太阳,心变得软软的,容易流泪。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也有很多时候以为自己没有活在社会的边缘,但早已活在自我的边缘。
经常听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知己这个东西不是相碰就能碰到的,可遇不可求。
不是每一个人,这一生都会找到这样的朋友。要靠运气,这不是由谁决定的,而我唯一能够做的一件事就是:自己成为自己的知己。
总有一段路,要一个人走。
魏无羡说:“管他熙熙攘攘阳关道,我偏要一条独木桥走到黑。”
也许现在的你在艰难地坚持自己的梦想,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没有人陪同,一条独木桥走到黑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但请相信,最美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地时候出现,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希望去努力,静待美好的出现。
真正对你好的人不是在荣华时与你分享的,而是在逆境中也不放开你的手的
人。
蓝湛虽然平时对魏无羡严厉,让他戒酒,禁声,凝神,让他遵守蓝氏家规。却在所有人都不相信他的时候选择了站在他身边,魏无羡死了以后,他偷偷在床底下准备他最爱喝的天子笑,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许多的朋友,来了,走了,近了,远了,见了,别了,深了,浅了,浓了,淡了。雁过无痕,风过无声。即使缺席了此刻,却是盈满了心间的一世。
知己,事实上是另一个自己的影子。
总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我们。
魏无羡曾许愿:愿我魏无羡能够一生锄奸扶弱,无愧于心。可最终啊,那个善良、一腔正义的少年郎却被世人追杀,说他是邪魔歪道,他曾被蓝湛说“离经叛道”,大吼:“离哪本经,叛何方道!”他从未做错任何事,却要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
世人总是喜欢将他们自己的思想套上所谓的道德,去指责那些没有按照社会传统规则生活的人,却不知道,这样的指责比罪恶本身更可怕。
在疲惫到没有精力和别人社交的时候,如果读到一篇能够产生共鸣的文章,就会获得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人生各不相同,但我们总能在某段文字或是某个电影片段里产生情感的共鸣。原来大家都在经历相似的痛,多多少少有被理解到的安慰。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间就是青春逝去的时刻,我想余生都去做自己内心真正热爱的事。
分享一首古诗:
伯牙绝弦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