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著名作家梁晓声写的一篇文章,内容基本没有记住但记住了这么几句话:“一个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懂得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时刻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如果一个人具备这四个层面,那么我相信他一定是个有文化的人”。
很多年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人文化的高低,似乎只看他学历的高低,人生经历的丰富以及对生活阅历的感悟,这样的人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有文化和教养的人。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才知道这是一个误区,觉得有没有文化和读过多少书认识多少字和教养挖完全就是两回事。
其实,真正的有教养的人处处都能体现出他的层次和素质,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我们完全能够通过一个人的修养对他的品性做出最基本的判断。修养高的人,其品性必然高,换句话说,一个人的教养藏在他的修养中。
简单的说,真正有教养的人都是有一定文化的人,而有文化的人不一定就有教养。
01
夏天的南方潮湿多雨,尤其是这段时间来城市内涝严重,个别地方低下排水系统堵塞造成地面积水太多,给出行的人带来很大的不便。上周三的早上,伟嘉和同事行走在南方内陆的城市的街道上,刚刚下过一场雨的城市空气清新,太阳也正从东方升起,给人一个雨后晴朗的感觉。
离要去的公司有一段路程,伟嘉和同事向最近的公交车站台走去。地上的方块砖年久失修,高低不平,人踩在这样方砖铺成的路面上,很容易把昨夜下雨渗在砖下的污水泼溅到旁边的人。伟嘉和同事走上离大路一个台阶的机动车,人力车都可以行使的道路,路上到处是昨夜雨后残留的树叶,花草和生活垃圾,缓缓的细流正把一些小的垃圾物流入地下排水管道,一砖之隔的大路上到处呈现出大小不同,深度不等的积水区。
此时已经是过了上班高峰期,路上的车速度都明显的慢了很多,可也有一些车的速度并没有因为路滑而减速,反而是路上车少速度还快些。伟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和这样的快车有了交集,当时伟嘉和同事正走在一个有很大积水的路边,一辆黑色奥迪从他们身边急速行驶而过,车轮驶入水洼溅起很大很强烈的喷洒,直接喷射到伟嘉和同事及对面走过的人身上,奥迪车似乎并没有减速,快速的向前开过,直到拐过一个弯不见踪影。
伟嘉和同事身上大面积的污水及脏水带来的树叶状残留物让人不忍直视,而对面走来的人则一边把身上的赃物拍掉一边对着奥迪车行驶的方向咒骂着,同时他也不忘记问候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
真正有教养的人一定具有无需提醒的自觉和时刻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时间久了慢慢就养成一种习惯,习惯是种细小不容易引起重视的行为,可一旦形成一种长期自觉的行为,这种行为释放出的力量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教养正是这样一种发自内心无需提醒下的直觉。
02
天气炎热,伟嘉去一家大型超市购物,南方人的口味让他这个在北方生活惯了的人略感不适,他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购买一些北方人喜欢吃的食物。
超市的只有两收银员在工作开放,等待付钱的顾客排成长长的队伍,伟嘉跟着前面的人耐心的等待排到自己。超市里中央空调的丝丝凉意给顾客带来很大的耐心,也带来更多的人在超市里。
终于等到伟嘉了,收银员习惯性的把伟嘉的物品一一扫码。正在这时一个中年大妈突然穿插到收银台,把手上一个塑料袋装的物品提给收银员“这个是我刚才才换的!”
收银员看了伟嘉一眼,又看了中年大妈一眼。那个大妈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人仍然对收银员说“你快点,我还有事。”
收银员轻轻的说了声“对不起,这位顾客正在缴费,你看......”
那个大妈转头看了看伟嘉,又看看了收银台上正在清点的物品。鄙夷的从嘴里吐出几个字“北方人!”然后又向收银员说“我有急事,你就不能通融下!”
看到这里,伟嘉后面有人低估着“什么素质,就你有事,别人没有事!”
“就是,这么大人不知道排队呀!”还有人在说到。
中年大妈似乎听到议论声,脸朝人群一看,双目圆睁,环视一圈后又转过头把手里的塑料袋使劲往收银元那里一推“你快点,就这么一件。”
看到这里,伟嘉也不好意思吧矛盾激化,就对收银员说“你先这个女士的事情吧!”
那个中年大妈转头又看伟嘉一眼,什么也未说,只是刚才鄙夷的眼神被得意的目光所代替。购物一件小事折射出不同的社会心态,只有懂得以约束自身行为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教养更是应该根植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修养,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风气才能真正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