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适应孩子需求的家长(一)

        近期一直在听《父母的觉醒》,收获颇丰。但最令我感受到和以往听书不一样的地方是:这一次听书,不带有目的,没有严苛自己一定是以把这本书读完为目的,而是根据自己的时间节凑来进行,有时间多听几个章节,合在一起分享;时间不充裕的话,只听一个章节,依然分享;确实时间挤不出来的话,放下。干脆去把前面写过的分享再悟悟。

        直接带给我的好处是:理论和目前的实践,我可以把他们相连。慢慢地我在感受事情本质上有了一定进步。

    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

  原来,凡事不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去做的时候,反而能在慢慢的“静”中品悟文字背后的力量。正所谓静能生慧。

      和女儿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更确定了这本书带给我的亲子交往的帮助。

      女儿在3月初告诉我和网友越好在3月22日去武汉参加一个cosplay。我很担忧:男的女的,成年人未成年人 骗子还是共同爱好者……最终书本给的决策是:不问这些,向女儿表达出“我也去武汉。”女儿拒绝。没有生气,而是告诉女儿,女孩子外出必注意两点:一是个人身体的安全;二是居住的地方务必安全有保证。

      女儿陆陆续续在等待买票、订酒店、准备服饰和行程规划。全是一个人拿下来了。我在时间中淡忘了这件事。直到女儿告诉我准备坐地铁去武汉。一直到昨天下午6点多,这个事我可以说完全不记得。当爸爸问起女儿时,得知去武汉,爸爸很吃惊。我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句,孩子大了。

      可是接下去我又是发信息又是打电话。没信儿。内心不是担忧反倒是有点挂念。(也许是相信女儿的缘故)今早6点多,来信儿了。原来是昨晚8点就睡了,今早赶时间回来。

        7:45的火车,商量好电联,明明是想让她听到我是在担心她的安全。可是我冒出来的第一句话是“哎呀,妮,可算是接到你的电话了!”电话那头传来的是,情绪不高的声音:“昨天太累了,睡得早,今早还得赶车。” 突然之间 我意识到我的表达是不合适的,我在用我生活经历过的这种语言,可是我的女儿她不是生活过我的时代的人。“我担心你安全”的表达不是孩子内心需求的表达。迅速做出调整,感受到孩子累了,认可她的规划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接下来关心她的早餐。

      中午的时候,女儿发来了她参加活动的照片,顺势有放了一波彩虹屁。把小妮子夸的好有自信。

      感悟:

      .  1当道理我们反复咀嚼时,真正的亲子关系升温是在实际的生活经历中。真正的觉醒百分之一靠书本,百分之九十九靠的是生活的经历。

    2. 孩子反应出来的微表情或者说微情绪,家长一定要学会捕捉到。看见这个人很重要。事在心中,事把人压扁:心在事上,事准能成。

  3. 亲子关系更多的是身教,然后再言传。我的儿子本质是善良的,只不过在他成长过程中他的调色板是由别人给他调色的,他自己目前的“正确”,还需我们家长来给予他更多的能量,实实在在的让他成为他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