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庐江再读合肥

发现庐江 再读合肥

庐江与合肥山水相连。

由北到南纵穿肥西三河镇的杭埠河,河对岸便是庐江。合肥古称“庐州”,与庐江同样有着同一个“庐”字,这让合肥人对庐江有着天然的亲切。多年来只是因为行政隶属的原因,庐江这片广袤的土地与合肥虽近在咫尺却为合肥人所陌生。

2011年8月,新一轮区划调整,庐江,这个位于巢

湖南岸的大县划归了合肥市。因为庐江的加入,合肥拥有了诸多新的资源。矿业、温泉、茶叶、大闸蟹等新元素的加入刷新了合肥资源的数据库。

渴望对庐江的了解,是众多老合肥人的心愿。对庐江大部分老合肥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众多的人口,120万的人口让庐江成为合肥所辖四县一市中人口最多的地区。

“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是庐江对外宣传的三张名片。

“勤耕好学,开明开放”是新时期庐江的精神。从这些我们可以窥见庐江人在传统和现实中寻求发展的新思路。

庐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庐江的人才。当我们梳理庐江2100多年的历史,我们注意到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如果说与庐江接壤的桐城是安徽著名的出文人的地方,而庐江却非常明显的是我们安徽武将的摇篮。

三国时期的周瑜,清朝抗法名将刘秉璋、海军提督丁汝昌、援朝统帅吴长庆,抗日名将孙立人……庐江的武将威名赫赫。

在这些武将中,庐江人对周瑜的情感可谓太深:纵贯全县的周瑜大道、气势宏大的周瑜文化广场、庄严肃穆的周瑜墓园……“周瑜”的印记在庐江俯拾皆是。

不仅武将辈出,庐江的好山好水也让人羡慕。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冶父山相传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位于郯庐的地震带给庐江带来了丰富的温泉资源,汤池的温泉成了庐江旅游休闲的亮点……

好山不仅带来了优美秀丽的景色,更带来了丰厚的矿业资源。庐江的龙桥、罗河、泥河、矾山等乡镇,相继发现的大型磁铁矿让“矿业大县”实至名归。而庐江的矾山镇更是因从唐代就开始采掘矾矿而得名,这里也开启了中国矿业史的新篇章。

在庐江采访时,我们得知当下庐江县委、县政府正在弘扬一种精神——“舒庐干渠精神”。这是指上世纪60年代为确保农业生产,5万庐江儿女奋发一致,兴修水利。在物质条件贫乏的时代,书写着奉献、团结的内涵。这种精神与现在庐江倡导的“创业文化”一脉相承,也可以认为是“创业文化”的前身。

庐江2348平方公里土地,有着太多的内涵,期待我们接下来去一一发现。

发现庐江,也丰富了合肥这本大书的内容。我们发现庐江也是为了再读合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网上的json中国省市区好像都不全,不然就是格式不对,自己费了好大功夫,终于弄好了,分享给大家,有钓鱼岛的哦 [ ...
    以德扶人阅读 1,592评论 0 3
  • 沸腾群山 “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是庐江对外宣传的三张名片,这其中有两张都与庐江的矿藏有关。当我们醉心于庐...
    真没有冬天阅读 357评论 0 1
  • 清明时节悼英烈, 国泰民安须珍惜。 和平时代贵黄金, 不敢蹉跎争朝夕! 2017.4.4晚,拙思
    白丰阁阅读 241评论 0 1
  • 一觉醒来十点半 翻来覆去不想起来 一首歌点燃一抹浪漫 今天又有什么到来 是好命还是无奈 该去哪里找点色彩 心酸 又...
    王巧乐阅读 136评论 0 0